黃毓民的「掃台」行為,令政府高層十分憤怒。事發當晚,時任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在他的個人網頁發表文章,指社民連三人的偏激行為「粗暴擾亂秩序」,不應姑息。文章說:「在茶樓飲茶,如果有人做出類似以上的行為,相信必定有茶客報警,這類行為,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在立法會,不能沒有人理,立法會的秩序標準 ,不應低於茶樓,否則香港聲譽不保。」政府裡大概不少人都有同感。有報道說,有政府高官表示忍無可忍,矢言下次再有議員向官員動手,政府一定採取反擊行動。 Continue reading
Category Archives: 曾鈺成博客
孤立威風
曾俊華是特區政府至今任期最長的財政司司長。他嚴格奉行審慎理財的原則;財政儲備在他任內連年遞增。他反對任何涉及長期財政承擔的福利政策,這令他成為社民連猛烈抨擊的對象。 Continue reading
兩停會議
第二次行政長官答問會,在2009年1月中舉行。那次會議我又創了一項紀錄:兩度宣布暫停會議。 Continue reading
辱罵官員
第四屆立法會開始,政務司司長多了一項工作:寫信給立法會主席,投訴議員在會議廳裡的行為。 Continue reading
必須對話
特區政府上星期舉行了首場社區對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4位局長與150名市民進行了坦率的交流。在社會氣氛依然繃緊、抗議行動未有平息的情況下,對話文明有序地進行,發言的市民雖然立場各異,且不乏尖銳的意見,但仍做到互相尊重,維持和平的氣氛。市民和官員在會上的表現都值得稱讚:市民的發言並不只是宣示立場或者發洩情緒,當中有不少經過深思熟慮的見解、善意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官員們聆聽意見態度認真,特別是林鄭,謙卑誠懇的表現,贏得各方面不少正面評價。
無的放矢
很多叫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稱《法案》)的人以為,《法案》通過之後,一旦香港的人權和民主受到威脅,美國就會出手干預,維護港人的權益
檢討配額
曾鈺成
藉修例引發的政治風暴,提醒人們香港社會存在深層次的問題,其中居住難是社會不公平的集中表現,廣大市民怨氣的主要根源:私人樓宇價格昂貴,超出了一般家庭的負擔能力;公營房屋供應短缺,大量低收入家庭居住環境惡劣,無法得到改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預告,她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提出一些「大膽措施」;人們期待政府的大膽措施首先針對房屋問題,可以有效改善市民的居住條件。 Continue reading
走進社區
曾鈺成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宣布,她和司局長將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讓社會各個階層、不同政治立場、不同背景的人士,「將種種不滿直接說出來,一起去探討解決方法」。
上月20日,林鄭月娥向傳媒表示政府將馬上展開建構對話平台的工作。數天後,她邀請了一批「有心人」出席座談會,聆聽他們關於設立對話平台的意見,我是應邀出席者之一。座談會提出的其中一項建議,就是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走進社區與市民對話。與會者特別提及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應對「黃背心運動」時發起的全國大辯論,認為法國的經驗值得借鑒。 Continue reading
緊急立法
曾鈺成
近日有消息說政府準備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止暴制亂,於是引起了社會對「緊急法」的關注。不過,許多評論出自猜測和誤解,誇張失實。 Continue reading
昔日港大
曾鈺成
昨天(25日)我到香港大學陸佑堂出席了數學老師梁鑑添博士的追思會。
梁鑑添1932年生於香港,1954年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主修數學和物理,1957年獲瑞士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他先後在美國邁亞密大學及辛辛那提大學任數學副教授,1960年回港,受聘為香港大學數學系高級講師。1974至1976年任港大理學院院長,是首位出任該職位的香港華人。他在港大服務35年,1995年退休,今年6月病逝。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