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港大

曾鈺成

昨天(25日)我到香港大學陸佑堂出席了數學老師梁鑑添博士的追思會。

梁鑑添1932年生於香港,1954年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主修數學和物理,1957年獲瑞士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他先後在美國邁亞密大學及辛辛那提大學任數學副教授,1960年回港,受聘為香港大學數學系高級講師。1974至1976年任港大理學院院長,是首位出任該職位的香港華人。他在港大服務35年,1995年退休,今年6月病逝。

我1965年入讀港大,梁博士就是我的數學老師。他當時三十出頭,風華正茂。他衣著很講究,愛穿淺色西服,一定整齊地結着領帶或「煲呔」。他教學認真,對學生和藹友善,深受學生敬愛。我畢業後,在港大數學系當了一年助教,有很多機會和他交談,談中國、談政治,有時會和他爭論得面紅耳赤。他對我的「左傾」思想並不認同,但十分尊重,不會因為政見不同而對我歧視。其後我到「左派學校」培僑中學任教,他讓我把他寫的中學數學課本譯成中文在學校裡採用,還親自來培僑給我們的數學科組作教學輔導。

為籌備追思會,學友蒐集了梁博士的一些舊資料,其中有一篇港大學生報《學苑》1975年10月的採訪報道,題為《梁鑑添院長談中國週》。專上學生聯會(「學聯」)主辦的中國週,該年以中國科技史展覽為主題,梁博士以理學院院長的身份擔任顧問。以下是他對《學苑》採訪組說的一段話:

「近年來香港居民,特別是青年人,都希望認識中國。學聯能擔當起這重任,發動青年人去做,實是一件好事。中國週提出了三個意義:(一)加強學界『認祖關社』的團結,發動更多同學參與,將『認祖運動』推向更深更廣。(二)以中國人立場,實事求是態度,認識祖國,加深民族感情。(三)認識祖國過去現在與社會制度變革的關係,關心祖國發展之方向及前景。我認為『認中關社』肯定是應該的,身為知識分子而對國家社會漠不關心,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價值和地位是值得懷疑的。我們都是中國人,站在中國人立場認識問題,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

這是四十多年前港大學生報的內容。那時,香港在英國殖民管治下,沒有「國民教育」;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比今天封閉落後得多。撫今追昔,能不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