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對話

特區政府上星期舉行了首場社區對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4位局長與150名市民進行了坦率的交流。在社會氣氛依然繃緊、抗議行動未有平息的情況下,對話文明有序地進行,發言的市民雖然立場各異,且不乏尖銳的意見,但仍做到互相尊重,維持和平的氣氛。市民和官員在會上的表現都值得稱讚:市民的發言並不只是宣示立場或者發洩情緒,當中有不少經過深思熟慮的見解、善意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官員們聆聽意見態度認真,特別是林鄭,謙卑誠懇的表現,贏得各方面不少正面評價。

Continue reading

檢討配額

曾鈺成

藉修例引發的政治風暴,提醒人們香港社會存在深層次的問題,其中居住難是社會不公平的集中表現,廣大市民怨氣的主要根源:私人樓宇價格昂貴,超出了一般家庭的負擔能力;公營房屋供應短缺,大量低收入家庭居住環境惡劣,無法得到改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預告,她在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會提出一些「大膽措施」;人們期待政府的大膽措施首先針對房屋問題,可以有效改善市民的居住條件。 Continue reading

走進社區

曾鈺成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宣布,她和司局長將走入社區與市民對話,讓社會各個階層、不同政治立場、不同背景的人士,「將種種不滿直接說出來,一起去探討解決方法」。

上月20日,林鄭月娥向傳媒表示政府將馬上展開建構對話平台的工作。數天後,她邀請了一批「有心人」出席座談會,聆聽他們關於設立對話平台的意見,我是應邀出席者之一。座談會提出的其中一項建議,就是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走進社區與市民對話。與會者特別提及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應對「黃背心運動」時發起的全國大辯論,認為法國的經驗值得借鑒。 Continue reading

昔日港大

曾鈺成

昨天(25日)我到香港大學陸佑堂出席了數學老師梁鑑添博士的追思會。

梁鑑添1932年生於香港,1954年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主修數學和物理,1957年獲瑞士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他先後在美國邁亞密大學及辛辛那提大學任數學副教授,1960年回港,受聘為香港大學數學系高級講師。1974至1976年任港大理學院院長,是首位出任該職位的香港華人。他在港大服務35年,1995年退休,今年6月病逝。 Continue reading

政治中立

逾萬名現職和退休公務員上星期五舉行集會,要求政府回應反修例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訴求」。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在台上發言說:「很多人說,政治中立是等如向行政長官、向政府忠誠;其實它的意思絕不存在向個人忠誠,是向體制忠誠,向制度忠誠,向維護核心價值的整個社會忠誠,向我們的市民忠誠。」 Continue reading

中央關注

香港目前的亂局,中央政府不會坐視不理;密切關注香港事態發展的,並不限於主管港澳事務的部門。上星期,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發布會上,國防部發言人說,國防部對香港局勢發展「密切關注」,並特別指出,示威者衝擊中聯辦是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絕對不能容忍」。被問及如何處理時,發言人說《駐軍法》已有明確規定。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