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文章帶出重要訊息 吳康民

溫家寶總理在胡耀邦逝世21周年的時候,在北京〈人民日報〉發表《再回興義憶耀邦》的署名文章,回憶1986年初跟隨胡耀邦到貴州興義山區調查研究,訪貧問苦的情景。

文章的結論是,胡耀邦推動中央幹部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的優良作風,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感染了自己。其言傳身教使他不敢稍有懈怠。並指出他的行事風格對他後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很大的影響。

溫總的文章,不能看作只是他個人的感受和回憶,而應該看作是中共中央對胡耀邦一生的進一步再評價,是對1987年初通過黨內的“生活會”把他拉下馬的不公正做法的一種平反。

五年前談胡耀邦仍有禁忌

“六四政治風波”以後,胡耀邦的名字在中國報刊上消失了,談論胡的功過和事蹟也成為禁忌。就是到了2005年胡耀邦誕辰80周年的時候,北京《炎黃春秋》雜誌發表紀念文字,便受到嚴厲責備,還要把發出的雜誌收回銷毀。胡耀邦逝世時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許多比他地位低的老幹部,都有人在報刊上,在他們90100周年冥壽時寫出紀念文章,為何提及胡耀邦便是大逆不道?

後來終於在大會堂舉行一個小規模的紀念會,但規格和出席的領導人聽說還有爭議。

現在通過中共中央第三號人物撰文紀念,刊在《人民日報》的顯著地位上,當然不能看作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應該是中共中央的一個重要表態。

胡耀邦一生,功遠大於過

回憶胡耀邦被拉下馬的事件,鄧力羣在海外出版的自述《十二個春秋》是一部“力作”。鄧力羣是把胡拉下的打手,他在批判胡的生活會上,作了三個半小時的長篇發言,還分兩天講。由此可見,此人在打倒胡耀邦的生活會上,準備得可等充足﹗當然,他的背後是有人的。當年在台上不滿胡耀邦的人多着,胡也有一些弱點和把柄讓一些人作為口實向最高元老告狀。終於由鄧小平一手提拔的胡耀邦也由鄧小平拍板拉下馬,並且成為兩年後出現“六四政治風波”的誘因。

綜觀胡耀邦一生,功大於過,而且功遠大於過。如此下場,而且想在現代史上把他抺掉,是十分不公平的。看每年仍有許多人到江西共青城他墓地憑吊,看溫總理每年都要去“他家中看望”,“深情望看他家客聼懸挂耀邦同志畫像”,可見公道自在人心。

尋求真相過程仍然漫長

現在,堅決要打倒胡耀邦的政治老人都已經逝去。在長達21年的歲月中,終於有機會逐步恢復當年政治格局和有關人物的原貎。但這條路還是漫長的,原因是在那個激盪的年代裏,有一批既得利益者。這些人還没有退出政治舞台,還掌握着重要權力,他們是妨礙政治改革的絆腳石。

胡溫體制是開明的,是有所作為的。現在正面臨新生代接班的過渡中期,胡溫體制要立個榜樣,尊重歷史,肯定為改革開放立過功勛的領袖人物,肯定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的領袖人物,肯定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領袖人物,為新生代接班人訂立規矩,樹立新風,作為代代相傳的寶貴財產。

胡錦濤、溫家寶在任時的深入群眾、關心民間疾苦的作風,已經有口皆碑。近年我國多災多難,地震接二連三,旱災、水災、風災頻仍,我們到處可見胡、溫行踪,這不正是溫家寶總理筆下的胡耀邦的影子嗎﹖

對趙紫陽的再評價終會出現

有人說,繼胡耀邦之後,對趙紫陽是不是要有個公正評價﹖是的,改革開放以後,幾位重要領導人和重要歷史事件,是有再評價的必要。按照中國國情的複雜來看,這條路還相當漫長。但無論多長,以溫家寶總理的文章作為一個新起點,我們相信,對趙紫陽和“六四政治風波”的再評價,總會逐步呈現。

政改”會大家“攬住來死”嗎? 吳康民

現在香港政制改革的爭議,有點類似泰國的政局,雙方爭持不下,協議無期。

泰國政局就是兩派政治力量的較量,各不相讓。結果呢,拖跨了泰國經濟。光是遊客郤步,便使旅遊業的收入大為減少。以廣東俚語來說,就是大家“攬住來死“。

香港的政制爭議,泛民主派說是政府没有一個明確的普選時間表。怎麼没有呢,中央不是明確了2017年行政長官實行普選,2020年立法會議員全面加以普選嗎﹖

泛民主派再說普選行政長官的提名機制不應太高。2007年的行政長官提名,是800名選舉委員的八分之一,即100名,梁家傑不是獲得提名了嗎﹖現在建議選舉委員會增加到1200名之後,以這個選舉委員會作為提名委員會,提名門檻仍然是八分之一,即150名。這也不算高,泛民主派如果要派人出選,肯定可以湊到150名提名人。

功能組別爭議暫放一邊

泛民主派又說要明確承諾廢除功能組別。這個問題因為社會上仍有較大爭議,所以我曾建議暫時放一放。還有10年,應該可以找出一個妥協的方案(見331本版拙作《功能組別存廢可先行折衷方案》)

至於取消區議員的委任制,事在必行。政府也承諾在通過新的政改方案後,由本地立法作出決定。

如果這樣,說是進一小步或說是進一大步都可以,政改方案能獲得通過,不再原地踏步,當然是一件好事。立法會增加10個議席,而且10席都是向普選方面傾斜,各方應有得益。

如果功能組別方面有所調整,起碼增加各組別的選民數字,使民主成份有所擴展,那更是一種進步。

現在看來,泛民主派並不想在“微調”方面做工夫,要的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那麼,這個中間站政改方案,只能拉倒了事。

否決政改方案,前途並不樂觀

現在大家的估計都是悲觀的,重蹈2005年的否決覆轍似乎近在眼前,原地踏步可能就是兩個月後的現實﹗

再一次的否決政改方案,會不會影響今後的普選時間表,現在還難以作出準確的估計。我曾在去年說過,如果2012年的政改方案再度被泛民否決,相信對2017年行政長官的普選和2020年立法會議員的普選有決定性影響,(見2009914日本版)當時被人認為是“恐嚇”。其實我有甚麼資格進行恐嚇呢,是某些反中亂港分子自己恐嚇自己吧。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在日前為政府的咨詢總結報告發表後,接受香港記者的談話中,仍然提出人大常委會在對兩個普選時間表作出決定時,說的是“可以”而不是“必定”。說的就是必須依照法定程序辦事。如果今年的過渡方案仍然受到否決,也就是說去到第三步就停步了,就没有走下去了,也就是說没有向香港政制民主邁前一步,那麼,往後發展如何,便並不十分樂觀了。

希望民主步伐向前走

我們希望民主步伐向前走,也希望普及、平等、公正的選舉能儘快到來。但社會既然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有不同的訴求。我們就應該平心靜氣地聽取各方面的呼聲,求同存異,允許循序漸進,避免矛盾激化。如果這一次的共識没有達成,也不應“哀莫大於心死”,也不應號召激烈的反抗,仍然應該以和平的方式,商議政制發展的模式。我們總不應學泰國的榜樣,大家“攬住來死”吧。

哭徐展堂兄

徐展堂兄走了,雖然這是意料中事,但是仍然感到十分悲傷。

三月初北京舉行「兩會」,徐兄是政協小組主持人之一。因會議開始時缺席,方知道他在北京家中腦溢血昏迷。可惜因為發現較遲,錯過了搶救的黃金時間。北京名醫雖然極力搶救,但因腦幹細胞已經死亡,康復的可能性很小。我當時知道這個消息,十分難過,但又能做些什麼呢?只是向他的夫人發出一個慰問傳真,並希望真有奇跡出現。後來傳來有某道教高人,為他算命,說他「陽壽未盡」,可能有救。我雖然不大相信這些宗教式的傳說,但也希望真的如此。終於消息傳來,雖搶救經月,終於回天乏術。

徐展堂兄是一位具道義、重感情的人。記得兩年前在馬力的遺體告別儀式上,我因這位弟子的早逝而在致祭時因悲傷而顯得十分激動,徐兄看在眼裡,連忙把我拉在一旁,加以安慰,並邀請共晉午飯。

徐兄對我們的好幾位朋友十分關照,認為這些老愛國,在港英統治時期,既受政治迫害,又生活艱苦,他深表同情。最近原全國人大代表蔡渭衡蔡老,因病住進東區醫院,他前往探望,並建議他從普通病房轉去頭等病房,住院醫藥費由他承擔。另一位原人大代表陸達兼,也因心血管病長期住在老人院,他也常往探望。

我與徐兄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大約兩個月前,由他賞飯,邀請一些「老愛國」餐敘。 席上他建議請我們這些人作一次歐洲旅行,並為照顧老人,會邀請一位醫生同往。後來我提出,由於受邀者年事己高,遠程不太合適,不如作一次日本之遊。扶桑之行己經安排好,想不到「出師未捷」,己成永訣。

我每出版新書,都邀他前來參加首發式。他如未有空前來,我也必將新書送上。日前拙作《登陸沖繩島》首發,只能以之遙祭他在天之靈了。

功能組別存廢可先行折衷方案

立法會功能組別的存廢問題,成為當前政制改革方案爭論的焦點。最近,功能組別議員因最低工資問題立法的失言,更加劇了社會上對功能組別的負面觀感。但功能組別的存廢,社會上的確有不同的聲音,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現在到2020年立法會議員全面普選的時限還有10年,其間還要經歷二次立法會的選舉。因此功能組別的存廢討論,仍有時間。是不是暫時放一放,讓社會上有更多的共識,方才決定存廢。日前可否先討論2012年及2016年的功能組別選舉問題。

筆者認者,這兩屆的立法會選舉,可以採取折衷方案,着眼於功能組別選舉的改良。

增加選民、調整組別

改良方案可以朝兩個方面考慮﹕第一是擴大功能組別選民的範圍,第二是調整功能組別的種類。

擴大功能組別的選民範圍,早有議論。例如有些組別選民只限屬會或董事選票,組別內的基層選民無權投票,這就使選出的議員欠缺界別內較大的認受性。因此,擴大選民範圍,自為當務之急。此點應較易取得共識,或者可以考慮分兩步,即兩屆逐步擴大選民範圍。

其次是調整類別。有的界別選民太少,有的界別似乎專為某一行業商會而設。

而有些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界別,郤缺乏代表,如婦女界。因此,界別是否需要調整,值得討論。

當然,調整界別,涉及影響既得利益者,爭論比擴大選民基礎更大。因而也可能要分階段進行,爭論較少者先調整。但如果增加議席,則調整便有較大空間。

分區直選代表性狹窄

如果把增加的議席,全部撥給區議員互選,表面上是增加直選的成份,但其實目前區議員所代表的地區和議題都較狹窄。選民選舉區議員是為地區的市政和福利辦事,與立法會面向全港,議題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廣闊層面不同,由原設議題當選的區議員來擔任,是否適當,頗具爭議。何況目前立法會議員以分區按比例選票選出,其代表性已有局限,將來的全面普選必定要有改革。立法會議員需有全港視野以至國際視野方能勝任。現在議員有時為一些芝麻綠豆的事喋喋不休,已經貽笑大方。如果再把選舉限於局部地區利益的選民,立法會的議事水準必然日趨低下。

實行一會兩院制

至於將來的普選立法會,筆者是贊成採取一會兩院制的。西方各國,多行兩院制。但香港既然只有一個立法會,那便可以採取類如北歐挪威、瑞典等國的一會兩院的混合制。兩院如何設計,將來再議,但都應以普選產生。現在所謂分區直選,代表性太窄,必定要設計一個全港性質的普選方案,讓全港選民選出最能代表全港利益而又能高瞻遠矚的議員。也許分區直選仍要保留,但由全港普選的另一部分,必須設立。同時,如要體現功能組別議員的作用,也可規定部分候選人應包括若干功能組別的人士。但兩院制──即立法會的兩個組成部分仍應由一人一票普選產生。

為老虎伸冤平反﹗

老虎似乎非打不可。在中國人社會,如果有一名大貪污犯,一個著名的腐敗分子被揭發,以至被繩諸於法,人人便稱打了一頭“大老虎”。老虎既被標籤為兇殘的惡獸,也就變成壞人的代名詞。

中國人打了幾百年的“惡獸”,於是老虎幾被滅絶了,成為世界上極為瀕臨滅絶的動物之一。但是貪污腐敗的大小“老虎”,郤越打越多,成為繁殖力極強的“怪獸”。

據有關方面統計,中國現有的野生老虎僅存5060頭。中國原本是老虎的起源國,擁有五個品種﹕東北虎、華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和裡海虎。除裡海虎已經滅絶之外,其他的野生虎種已經寥寥可數。

中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有“武松打虎”的情節,這個故事流傳數百年,家喻戶曉。武松被譽為打虎英雄,老虎被貶為惡獸。經過多年的打虎,加上老虎棲息地的喪失,老虎的確被趕盡殺絶了。

禁絶虎骨酒

中國在傳統醫藥中,虎骨酒和虎骨膏是著名的舒筋活血的珍品。為了配合國際社會保護野生老虎的努力,中國國務院早在19935月發出〈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全面禁止虎骨及其製品的收購、利用和出售。中醫藥行業因而承擔了高達23億元人民幣的直接經濟損失。

可是最近瀋陽森林野生動物園居然餓死了十一隻東北虎。據說餓死老虎的事情黑幕重重,有說是故意餓死老虎取骨泡酒,說用泡的虎骨酒來“打點”有關部門,包括園藝、林業和公安。又據說本世紀以來,該園老虎的非正常死亡不僅是十一隻,而是四五十隻。

該動物園既餓死老虎,又拖欠員工工薪,其中恐怕涉及貪腐。因為貪腐,便要巴結上級及與動物園有關的權勢人物。虎骨酒是已“瀕臨滅絶”的中藥酒,更是上乘的“禮品”,為了行賄,老虎便被犧牲了。

可憐的老虎,可惡的貪腐﹗

幾種野生虎已滅絶

記得在我們這一輩的青少年時代,無論是在家鄉潮汕的山區,還是在唸大學抗戰時期的粵北坪石,經常都可見到虎踪。現在郤袛能在動物園裡見到了。我國現有的老虎,大部分是人工飼養的,特別是華南虎。60年來,有18隻華南虎從野外捕獲後被飼養在動物園,但其中只有6隻能留下後裔。近親繁殖無論是人類或者是哺乳動物,都會導致遺傳多樣性不斷喪失,使新生虎兒抗疫力差,成活率低。因此即使是人工飼養,都不能解決老虎的瀕危狀態。

現在老虎的散佈地主要在印度,孟加拉和印尼等地,但該地的巴里虎、裡海虎、爪畦虎已相繼滅絶。我們不知這些國家的保護老虎的措施和成效如何,但上世紀6070年代,還不時聽到本港的英籍高官,相約去印度等地狩獵,目標物便是老虎。

保護老虎 愛護老虎

武松被塑造為打虎英雄,但嚴格來說,他是滅虎行動的始作俑者。今天打殺老虎在中國是刑事罪行,在世界上,保護瀕臨滅絶動物是人人有責。我們既要為老虎被描繪為惡獸平反,更不應提倡打虎英雄。對故意餓死老虎泡虎骨酒者更應繩之於法。拯救老虎,成為愛護動物者的共同呼聲。動物園裡如果没有老虎,這個動物園就要單調得多﹔馬戲團如果没有老虎,表演便頗為失色。但是,社會上的貪污腐敗的“老虎”,郤是應該想辦法清除的。虎年來臨,讓我們繼續號召肅清官塲貪腐的同時,也共同來提倡愛護可愛的動物-老虎吧。

電郵﹕[email protected]

北京放話爭取民進黨?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政協工作報告中放話﹕“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不斷擴大同台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和基層民眾的交往”。這話是不是說明要進一步做台灣民進黨的統戰工作?

與台灣的國民黨朝野人士的交往,早已存在。從連戰、宋楚瑜、吳伯雄以至江丙坤、吳敦義等人的聯系和會見,不只一次。說要“擴大”,應該是指國民黨以外。國民黨以外的政黨,便是最大的反對黨民進黨。如果說要和民進黨交往,當前便有特殊意義。

民進黨的陳菊,曾去北京宣傳“世運會”。但此人後來在高雄會見達賴喇嘛,又放映宣揚疆獨的影片,把從北京帶回來的政治資本,一舖輸光。是她個人的主張還是秉承民進黨的意旨,則不得而知。

呂秀蓮一再表示有意以傳媒人的身份訪問北京,但遲遲未能成行。可能仍是屈於黨內的壓力。北京相信對於呂氏的訪問,大門是敝開的。

國民黨敗勢明顯

現在形勢有點不同。馬英九上台以來,在台灣的多次選舉中,連連以失敗告終。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在有基礎的宜蘭縣敗選。今年兩次立委補選,一月份的三縣市補選,國民黨全輸。剛過去的二月底的補選,四席原立委議席,國民黨原佔三席,補選的結果是倒過來,民進黨得了三席。

這種敗象,在民進黨的頭目陳水扁貪腐案件仍在審理當中,國民黨的慘敗顯得特別嚴重。今年年底,台灣五個市長選舉,國民黨的選情絶不樂觀。

現在民進黨的“天王”蘇貞昌首先出擊,超早宣佈競選台北市長,要與國民黨的郝龍斌對撼。民調據說郝氏稍佔優勢,但郝氏也自稱旗鼓相當。姑不論蘇貞昌出選是佯攻還是真拼,民進黨的來勢兇兇,不可輕視。如果五市選舉國民黨再敗,兩年後國民黨馬英九的下台,便成定局。

“政黨更替”存在可能性

如果又來一次所謂“政黨更替”,民進黨再度上台執政,相信他們必定與陳水扁時代有不同的思維。而目前兩岸關係由於“國共合作”而出現的良好勢頭,也不可能因此逆轉。

一方面,人心不可侮。台灣同胞目前在經濟上享受到兩岸關係緩和的好處,台灣經濟增長大部分源於兩岸的交往。此外,形勢緩和,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減至最低,台灣同胞可以安居樂業。連美國對台軍售,北京都没有罵台灣馬英九一句,就是不想兩岸緩和的局面受到損害。

另一方面,即使往後民進黨再度上台,也不可能像陳水扁時代那麼死硬,以破壞兩岸關係為能事,以叫囂台獨來製造兩岸關係的緊張。相反,由於民進黨没有像馬英九那樣背負“外來政權”原罪,事事要表現出“B型台獨”的狼狽相,而在取態上可能更為靈活。

北京抛出橄欖枝

北京的放話,也許就是未雨綢繆,盡量擴大交往,擴大團結。民進黨並不是鐵板一塊,黨內也有許多派系,有的人想走溫和路線。中共當局,在解放戰爭時期,對蔣介石國民黨的爭取分化做得十分到家,多少國民黨軍隊投靠解放軍,多少國民黨軍政要員起義來歸。二十年的撕殺的寃仇,都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民進黨人並未與中共有血海深仇,只是號召台獨誤入歧途。當今祖國強大,國勢興隆,相信多數台灣人民和民進黨人,都會知道台獨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没有前途的。台灣同胞絶大多數只是希望維持現狀。在北京方面,也已了解兩岸統一是急不來的,有待水到渠成。目前並没有急於強求統一,只是“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北京抛出橄欖枝,民進黨應該心領意會。認真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密切兩岸同胞感情”多做工作。國民黨人更要努力在發展兩岸關係上多做實事。這都是爭取民心爭取選票的重要一環呀﹗

電郵﹕[email protected]

大學三題

去年,港澳和海外有三則關乎大學的新聞,值得一議,事實上也已引起不少議論。

第一件,是香港大學一位82歲的宿舍退休女工袁蘇妹,人稱三嫂,去年九月被大學授予“榮譽院士”名銜。這種因服務但文化程度甚低的人士被授以“院士”銜,在外國是否已有先例,我没有調查。但在我們祖國,郤從未出現過,港大為此“破格”,實為創舉。

第二件,去年年底,胡錦濤主席為澳門大學進入珠海橫琴島領域興建新校舍剪彩。此事的特別之處,一是澳門大學進佔珠海領土,二是規模之大,令人乍舌。

第三件,中國留美學生張磊,畢業後事業有成,捐款近九百萬美元回饋母校耶魯大學,是該校管理學院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捐款。

女工當院士 祖國無先例

退休女工袁蘇妹獲得院士榮銜一事。此事在香港雖然一時引起注意,但郤未見轟動。反而北京的〈人民日報〉,在“觀點”版和“文化”版頭條,連續兩天,作長篇報道和議論,並進行民意調查。

先說調查,該報調查統計3543人和2875人,前者問袁蘇妹的人生成功嗎?答成功的有83.5%,後者問,內地會有這樣的“三嫂院士”嗎?答不會的佔69.8%

由此可見,內地群眾(應該大部分是知識分子)肯定三嫂人生道路的成功,但對內地大學會否用這樣高的榮譽來肯定一位普通的勞動者,特別是校園中的清潔女工,郤不表樂觀,七成人持否定態度。

更精彩的是該報由此而作的評論。評論說,這個世界上生產出來的榮譽很多,可是像“三嫂院士”這樣動人的榮譽太少。為什麼,原因是某些榮譽的“含金量”太高,出錢者優勝。另一原因是“透明度”太低,有權者優勝。還有一部分是“糊裡糊塗”被榮譽的,“不說也罷”。

這些話不是可圈可點嗎?出錢多的不僅是榮譽院士、博士之類的名銜,還有更具體而“實用”的名銜,比投出的金錢和靠攏權貴可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澳門大學多 應該求質量

再談澳門的大學。

澳門在回歸前只有一家規模較小的私立東亞大學,回歸前由政府接管經營,改稱澳門大學。但回歸後澳門的大專院校迅速膨脹,公私立的已達十家。私立的也由政府撥地建校,但質量如何,未有調查研究。

澳門大學原址的確不敷應用,但一下子擴充到橫琴一大幅超大土地,建成後可以收容學生數萬人,澳門到哪里去找這麼多的大學生?

澳門只有50多萬人口,每年高中畢業生衹有5000多人,如果全部升大,平均到十家大專院校,每家也只能分到500人。況且,澳門高中畢業生,傳統上並不局限留在澳門升大,回去大陸就學的不少。現在珠海又有多家內地著名大學的分校,香港浸會大學也在該地設校,如果你爭我奪,質量高者優勝,澳門的大專院校不是會有許多空位子嗎?

大學應該重質不重量。今天某些大學畢業生的文化水平和語文水平,已為人所詬病。如果學位過濫,師資和設備質量不高,在培養人才方面,必然事倍功半。澳門當局,應該把心思花在提高大學質量方面,而不是濫加擴充,把辦大學變成“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

張磊有捐款 應再進一言

留美學生張磊,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到美國進入耶魯管理學院。他說在耶魯學到許多東西,改變了他的一生,特別是他在精神上的收獲。

多年前,香港也有富商捐巨款給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引來了一些批評。認為不捐款給祖國或香港的大學,反而益了富有的美國。

張磊的行動在內地反應更為劇烈,罵他是忘恩負義,崇洋媚外,甚至是“賣國賊”,這種情緒化的批評,在近年的內地“憤青”中甚為流行。

我猜測張磊捐款的動機,是對中國大學教育和美國大學教育的比較而作的。近年中國大專院校的問題叢生,辦學的意念和人文精神缺乏,作虛弄假普遍,向錢看的作風濃厚,急功近利,甚且校官勾結,出賣學位。凡此種種,令人痛心。張磊也許有鑒於此,橫下一條心,就是要把錢捐給外國。但也不能據此指責他不愛國。他並没有一句說祖國的不是,如何就成為“賣國賊”了?

張磊應該有進一步行動,就是把他在美國學習和生活對中美兩國大學教育的比較,用實事求是的辦法寫出一個報告,貢獻給中國的教育部門,這比捐一筆錢給祖國要有益得多。

中美關係是否遭遇寒潮?

中國是一個人治社會,在國際視野中,往往會“以人為本”。美國在小布殊的領導下,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突出,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弄得美國焦頭爛額,國內經濟也搞不好,對華政策也不太友善。美國人心求變,於是選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

奧巴馬上台伊始,表示要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去年奧巴馬訪華以及發表《中美聯合聲明》,美國金融海嘯之後極需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中美之間似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乎乎氣氛。

但是一場對台灣軍售的事件和中國激烈的反應,把中美合作的熱氣像當今的寒潮般降了逾十度。加上即將到來的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必然使中美關係雪上加霜。之前的互聯網谷歌事件,已有美國高層官員頻頻放話批評。難道奧巴馬的“改變”又要來一次改變﹖

美國人的優越感

其實,美國人的狂妄自大並不會因總統的更易而有所變化。最近美國輿論不是在叫嚷美國絶不會做世界第二嗎﹖這句話是針對中國說的。

中國從來都不會爭當世界第一。而且實際上中國無論在硬件和軟件上距離世界第一仍甚遙遠。但美國人的優越感從未熄滅,對中國的崛起,引申為中國威脅的潛意識近年來屢吹不散。

美國人認為美國永遠是世界第一,不容挑戰。美國人認為美國就是救世主,永遠站在世界的道德高地。美國人把自己定位為從領導世界政治文明為天職,總要對世界各國的內政說三道四。美國人還有一個英雄情意結,他們就是“超人”,就是“洛奇”。他們總要找一個對手,以便“同仇敵愾”。過去的對手明顯是蘇聯,打了40多年的冷戰,直至蘇聯解體。現在,他們顯然把中國作為一個潛在的對手,從“中國製造”的商品“席捲”美國,中國操控人民幣滙率等等說法,都是美國人在製造中國威脅論的神話。

美國人自認是救世主

美國人的優越感由來已久,牢不可破。歷史上美國創造不少世界第一,從軍事武器到高科技;從世界通用的美元到華爾街的金融業;從荷里活的電影到種種美式文化……。

美國人相信他們是世界最自由的國家,那個紐約的自由神像就是他們最自由的象徵。因此它理所當然地是“自由世界”的領導,是對抗“極權主義”的總司令。過去抗制共產主義的擴展,今天推行“顏色革命”,小國如伊拉克即擊而佔之,大國如中國則圍而堵之。總之他們就是上帝的化身,是自由和民主的樣板,有責任把美國的價值觀念推廣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美國人有没有想到,各國的國情各有不同,美國的一套是否置諸四海而皆準?

美國早就在菲律賓推行它的美式民主,菲律賓的現況怎麼樣?美式民主真的如此靈驗嗎?

矛盾和摩擦是永恒的

我們對美國國情也要有深刻了解,不應該一時高興一時失望。美國人的意識形態深刻地影響它的外交政策,不是任何領導人的更易能夠改變的。

正像我們中國一樣,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影響了中國政治。我們也要從這個角度探討中國的政治改革。

美國人反共,中美兩國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和現行政治制度迴異,在某些利害關係上相互利用是短暫的,矛盾和摩擦是永恒的。

但是,在現實國際關係上,中美雙方有互相依賴和合作的需要,何況正在走下坡的美國產業和欣欣向榮的中國經濟?但是,千萬不要為中美關係的變幻而一時歡喜一時愁,還是韜光養晦,沉着應戰,是為上着。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中美關係是否遭遇寒潮? 吳康民

中國是一個人治社會,在國際視野中,往往會“以人為本”。美國在小布殊的領導下,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突出,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弄得美國焦頭爛額,國內經濟也搞不好,對華政策也不太友善。美國人心求變,於是選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

奧巴馬上台伊始,表示要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去年奧巴馬訪華以及發表《中美聯合聲明》,美國金融海嘯之後極需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中美之間似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乎乎氣氛。

但是一場對台灣軍售的事件和中國激烈的反應,把中美合作的熱氣像當今的寒潮般降了逾十度。加上即將到來的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必然使中美關係雪上加霜。之前的互聯網谷歌事件,已有美國高層官員頻頻放話批評。難道奧巴馬的“改變”又要來一次改變﹖

美國人的優越感

其實,美國人的狂妄自大並不會因總統的更易而有所變化。最近美國輿論不是在叫嚷美國絶不會做世界第二嗎﹖這句話是針對中國說的。

中國從來都不會爭當世界第一。而且實際上中國無論在硬件和軟件上距離世界第一仍甚遙遠。但美國人的優越感從未熄滅,對中國的崛起,引申為中國威脅的潛意識近年來屢吹不散。

美國人認為美國永遠是世界第一,不容挑戰。美國人認為美國就是救世主,永遠站在世界的道德高地。美國人把自己定位為從領導世界政治文明為天職,總要對世界各國的內政說三道四。美國人還有一個英雄情意結,他們就是“超人”,就是“洛奇”。他們總要找一個對手,以便“同仇敵愾”。過去的對手明顯是蘇聯,打了40多年的冷戰,直至蘇聯解體。現在,他們顯然把中國作為一個潛在的對手,從“中國製造”的商品“席捲”美國,中國操控人民幣滙率等等說法,都是美國人在製造中國威脅論的神話。

美國人自認是救世主

美國人的優越感由來已久,牢不可破。歷史上美國創造不少世界第一,從軍事武器到高科技;從世界通用的美元到華爾街的金融業;從荷里活的電影到種種美式文化……。

美國人相信他們是世界最自由的國家,那個紐約的自由神像就是他們最自由的象徵。因此它理所當然地是“自由世界”的領導,是對抗“極權主義”的總司令。過去抗制共產主義的擴展,今天推行“顏色革命”,小國如伊拉克即擊而佔之,大國如中國則圍而堵之。總之他們就是上帝的化身,是自由和民主的樣板,有責任把美國的價值觀念推廣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美國人有没有想到,各國的國情各有不同,美國的一套是否置諸四海而皆準?

美國早就在菲律賓推行它的美式民主,菲律賓的現況怎麼樣?美式民主真的如此靈驗嗎?

矛盾和摩擦是永恒的

我們對美國國情也要有深刻了解,不應該一時高興一時失望。美國人的意識形態深刻地影響它的外交政策,不是任何領導人的更易能夠改變的。

正像我們中國一樣,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影響了中國政治。我們也要從這個角度探討中國的政治改革。

美國人反共,中美兩國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和現行政治制度迴異,在某些利害關係上相互利用是短暫的,矛盾和摩擦是永恒的。

但是,在現實國際關係上,中美雙方有互相依賴和合作的需要,何況正在走下坡的美國產業和欣欣向榮的中國經濟?但是,千萬不要為中美關係的變幻而一時歡喜一時愁,還是韜光養晦,沉着應戰,是為上着。

電郵﹕[email protected]

什麼 「公投」,如何 「起義」 ?

什麼 「公投」,如何 「起義」 ?

吳康民

公民黨和社民連刊登大幅廣告,打出「 5區公投,全民起義」 的口號。這個與公開宣布 「香港獨立」 只有一線之遙的叫嚷,表明他們走得多遠!

「全民起義」,窄義來說,是起義推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義來說,是號召中國全民起義推翻北京中央政權。這是正當的不同政見的表述嗎?這是一個符合法律規定的口號麼?

當然,他們今天還只是有言而沒有行,香港不會以言入罪。但是人們不免要深入研究一下,上述的這兩個政治團體,叫嚷出被《信報》稱為 「太惹火」 的口號,目的是什麼。

目的之一當然是煽情。挑戰特區政府的底線,引起公眾注意,引起中央注意。由此引來反擊,就為他們這一次的「變相公投」 作宣傳,撥 熱「 總辭」 「補選」 的爐火。

第二,就是要明目張膽地挑戰中央,挑戰香港《基本法》所賦予的中央對管治香港的權力,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力和曾作出有關香港政制問題的決定。

第三,擺明要和 「建制派」 對著幹 ,愈激就可以愈抺黑建制派「保皇」,爭取更多不滿現實的青年人的支持。

政府有一定責任

在香港這個地方,自由度極高。特區政府在近年來又自我營造成一個弱勢政權。涉及政治方面的問題,總是前怕狼後怕虎,完全無所作為。這些反對派發展到準備「全民起義」,政府也有一定責任。

正是部分反對派看到特區政府可欺,才在政改問題上從要求普選路線圖,到否決中途方案,再進一步搞「五區總辭」、「變相公投」,到今天號召「全民起義」了!

現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不能任由少數人主導這場補選的鬧劇。怎麼能沒有任何理由,或是為了違法的「公投」,而想辭掉議員的席位就辭掉呢。你要辭職,就不要再進來。為什麼立法會要讓這幾個囂張分子予取予携 呢?而且還要用公帑來資助補選呢?

立法會應該立例禁止這種接 近兒戲的辭職又再選的做法,也應該否決會為這樣的補選而撥款。

奉勸反對派不要走得太遠

奉勸公民黨、社民連諸君, 你們走得太遠了。你們希望香港獨立,這是絶不可能的。香港公眾不會答應,全中國人民也不會答應。你們如果因此在香港生活得很不自在,那你們可以遠走他鄉,到你們崇拜的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去居住吧,你們完全有這個條件。香港人不會歡迎你們這些假洋鬼子,即使你們再煽動「全民起義」一百次,正義還是在愛國的香港人民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