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抺黑溫家寶家人

去年溫家寶總理在北京單獨會見我的時候,臨別時交給我一個牛皮袋子,內裡大概是一些文件。他也没有說什麼,我也没有馬上拆開。回到賓館,拆開一看,原來是一大疊影印剪報。但分門別類,並加上小標題﹕

一、謠言的由來,200471,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

二、有關“平保”謠言,各報、雜誌、網絡闢謠資料。

三、有關珠寶展台灣代表團的申明。

四、徐明假冒女婿。

五、近日有關溫雲松的報道失實。

這些材料,都是抺黑他和他的家人的,早在《紐約時報》最近的抺黑文章出爐之前,已有前科,而且材料不少。由此可見,要搜集抺黑溫總及其家人的黑材料,由來已久,並不是《紐約時報》早着先鞭。

當時溫總把這些影印材料送給我,並没有要求我為他做什麼事。但我知道,這些對他抺黑的海外報道,顯然是希望“出口轉內銷”,打擊作為改革派的一面旗幟的溫總威信。

溫總的悲情發言

我曾在去年618日在《筆陣》欄的一篇<“唱紅”與“抺黑”>中略為提及抺黑溫總的政治目的。往後在今年317日又在《筆陣》中寫及<溫家寶總理的悲情>,說及他在今年“兩會”結束時招待記者會上開頭所說的一段話﹕“我,連同我這一生,給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它忘記,並隨着我日後長眠地下而湮没無聞”,這是多麼悲情的一段話呀﹗

面對內地社會的眾多社會上的深層次矛盾,作為大管家的國務院總理,工作的壓力有多大,應該可以想像得到。而“政令不出中南海”,更令溫總感到十分揪心﹗

溫總多次公開提倡政治改革,因他深知,一切問題的核心在於政治改革趕不上形勢需要。没有政改,貪腐問題也只能治標不治本。其實,這些關鍵問題,鄧小平早已知道,並且公開說過。很可惜,經過幾代領導人,都只能紙上談兵,做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反改革的勢力實在強大,熱心改革的溫總,只能徒呼荷荷。

抺黑材料都是張冠李戴

回頭再說那些抺黑溫總的材料,都是舊聞。以《紐約時報》揭發的所謂溫總母親持有“平安保險”巨額股票一事,實在匪夷所思。

平安保險20046月在香港上市,當年已引發指該公司向溫總及其子溫雲松贈送股份的謠言。其實持股人鄭建源是鄭裕彤的代表,其人受鄭裕彤賞識上位,擔任新世界(中國)經理,但絶不是溫雲松的化名。此事2004114本報及《星島日報》均有詳細報道及闢謠。本報翌日特稿更以“改革招怨,溫總謠言屢傳”作為標題。

今天《紐約時報》又再以“平保”股權問題炒到九十多歲的溫總母親身上,它很想說明,溫總祖孫三代都是貪腐分子。

至於熱炒 溫總 夫人張蓓莉是珠寶商一事,並謠傳她在北京國際珠寶展銷會上,豪擲200萬人民幣買珠寶。這本屬極為幼稚的謠言,還要勞參展台商和台灣參展團團長邱惟鐘在多份港台報刊刊登澄清聲明。

日前本港某報也刊登專文,說 明溫家寶 夫人是寶石鑑定專家而不是珠寶商。

《紐約時報》是揭秘小報嗎?

《紐約時報》的所謂有關溫家寶家人秘密財產的長篇報道,其中不少都是炒多年前的冷飯。他們連溫總夫婦的照片都找不到,要由他們駐上海分社的新聞助理徐研向我求助,希望採用去年我與溫總夫婦會見時的獨家照片。

《紐約時報》早在2004年就在搜集中國領導層的黑材料,它以“國家主席與軍隊領袖之間不合”為題進行挑撥離間。文中已提及“平安保險”的股權與溫家的事。不過那時候指的是溫總的兒子溫雲松,今天卻把這頂擁有秘密財產的帽子戴到溫總的老母親的頭上。一張國際性的大報,卻淪為小報式的“揭秘”,實在令人嘆息和齒冷。

電郵﹕[email protected]

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

昨天開過的港區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選舉會議,決定人大代表選舉,在1219舉行。

香港是特別行政區,選舉人大的選舉文化也有別於內地其他省市自治區。而且每一屆的選舉都要煩勞上一屆通過一次選舉辦法的決議,新一屆的選舉也不例外。

不過,這個香港選舉會議在選舉主席團成員的時候,卻仍然是內地選舉模式的一套。既没有差額,推薦成員也是黑箱作業。十九位主席團成員的名單,都是開會時才發給各位選舉委員。本來在開會之前也可以先發給各選舉委員徵求意見,並歡迎委員推薦人選。就是等額選舉,也可以通過投票,以得票多寡讓大家知道誰孚眾望而誰民望落後。人大常委會不為此圖,但又要舉手表決,所以當天我不參加投票。

其次,當前推薦代表名單满天飛,社會上風傳誰得到 “祝福”,誰便有當選可能。而不是看候選人是不是有議政能力和時間,並且不是沽名釣譽之徒,只望圖個榮譽職位。

我在1013日本報筆陣欄曾經寫過《奇望於新一屆港區人大代表》一文。希望新一屆能選出對國事有較深刻的認識,對全國政事上有較高的議政能力的人。而且更不是兼職多多、“周身唔得閒”的人物。因為在我參與全國人大工作期間,對此深有體會。坦白地說,不少人是“尸位素餐”,正所謂“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如何能代表港人發聲?

所以我主張已在本港參加行政會議和立法會的議員,如不是有充分的精力,有較高的議政能力,最好不要再參加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

多名行政立法議員仍然參選

但現已公開表態的參選人士,不少已在行政、立法兩會中有位子的,仍然躍躍欲試。有的希望連任,有的爭取“再上一層樓”,毫無退縮之意。

更有甚者,現在有些參選而被“祝福”的參選人,更有“世襲”的現象。有的是父傳子的,有的是某單位有代表退下來,便由該單位的另一位頂上。當然世襲頂替的人,不一定没有議政能力,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是這難免有點封建色彩。北朝鮮金氏王朝的世襲,己經淪為國際笑談。但香港是個開放的民主社會,也來這一套,未免令人“刮目相看”了。

由於參選的門檻很低,只要有十名選舉委員提名,便可以成為候選人。如果各位選委都進行足額提名,最高便可以有130名左右的候選人。當然現實不可能有這麼多。而且風聞有人正在“勸退”一些候選人,避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所謂“漁翁”,就是害怕有些反共反中分子混進全國人大的隊伍來。其實這個可能性很小,上一屆有個別所謂泛民的人物參選,結果都是鍛羽而歸。只是有個別建制派頭面人物竟提名著名反共分子參選,淪為笑談而已。

選舉結果不容有失

當然,目前的香港政治生態十分複雜,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當然不容有失。中央方面又一向對選舉的保險系數打得很高,所以有的做法與香港人喜歡放任自由的風氣有矛盾。如此“宏觀調控”,能否選出真正有議政論政能力的人士,就只好看看選舉結果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

重溫香港歷史 便知當前亂源

香港有些人很懷念港英殖民統治時代。有些年青人是人云亦云,由於對現實的若干不滿,便跟着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憧憬自己並未經歷的港英統治。有的人是在港英統治時期的既得利益者,與當年的權貴勾結,大發其財,方能建立自己的資本王國。有的人是在港英有意培植華裔代理人的得益者,包括某些高官和行政立法議員。英國人深謀遠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前後,便很着意培養親英的青年才俊,以便在香港回歸祖國以後,能繼續港英統治的“香火”。這一着的確成功,末代總督彭定康的成績尤其卓著。難怪他缷旗回國以後,仍能連任要職。

戰後的港英統治,以六七暴動為界,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戰後港英重新進佔香港,經歷葛量洪、柏立基、戴麟趾三任總督,歷時近三十年。他們沿用的仍然是統治老殖民地的手法。葛量洪大搞官商勾結,斬獲甚豐,離任時要用貨船載“行李”。柏立基是反共老手,在星馬英殖民地當總督時期,鎮壓馬共絶不手軟,來港後用同樣手法壓制香港左派愛國力量。戴麟趾繼承之,終於壓出一個六七年的“反英抗暴”來。

這幾位殖民地官員,他們沿用對付亞非洲老殖民地的手法,以為收買一些“高等華人”,強壓基層群眾,便可維持統治。殊不知經過八年抗戰,中國人民的覺醒,新中國成立,香港並非某些亞非英國殖民地可比。香港同胞維護本身利益的要求,用老殖民主義的眼光和手段,顯然不合時宜。

六七暴動後港英改弦更張

殖民壓迫是爆出了六七暴動的原因之一。雖然運動的過左行為,損害了香港同胞的利益,以失敗告終。但群眾不满港英的老殖民統治的情緒,並未平息。

英國當局看出了這個苗頭,過去派來的三任港督,都曾在其他殖民地當官,沿用的是高壓的一套。但中國人不同於英國的其他殖民地子民,而新中國更在邊鄰,影響力不可低估。管治香港,不能用老皇曆了。於是以後三屆港督,便派出外交能手擔任,他們是麥理浩、尤德、衛奕信。

麥理浩上任開始,便重視居民福利,建公屋居屋,發展工業,增進就業,普及教育,興建學校,如此等等,終於緩和社會矛盾。同時,整飭吏治,建廉政公署,使過去貪腐厲害的紀律部隊走入正軌,的確嬴得口碑。

尤德、衛奕信等蕭規曹隨,繼承這一套。加上中英談判開始,香港前途已定。到了彭定康前來,主要便是為回歸後沒有英國人的英國潛勢力作部署了。

彭定康戰勝周南

在香港的後過渡期,彭定康戰勝了周南。英國人無論在對回歸後的人事部署、經濟利益的安排、司法部門的把持、“港英餘孽”的埋伏,都作了精密部署。並在公開爭議上,例如立法會的組成問題上,虛晃一槍,吸引中方注意。彭定康可謂為英國的利益,立下了犬馬功勞。

今天有人高舉英國殖民地旗,有人暗中在為香港變成“獨立的政治實體”布局,甚至有人用試水溫的方式來高叫“港獨”的口號,都是事出有因,水有源流的。

今天,如果不正本清源,分析香港政治生態弄到如此亂糟糟的一團,把社會矛盾只歸咎於民生上,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

歷來黨政不分 乾脆黨政結合

不知道讀者在讀了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的報告後,有没有個感覺,這和國務院總理每年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什麼分別?

況且這個報告的題目就是﹕“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國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他講的是“全國”,而並不只是“全黨”。

本來,黨的代表大會,總書記的報告應着重講黨的發展、黨員培圳、黨內存在的問題。黨政關係也可以一談,但不是把政府管的一切工作,包括港澳工作,都包攪起來。何況香港的《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是“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而不是中共中央。

薄熙來事件的出現,該是黨內監督不足的一個重要教訓。但報告中一點都没有涉及,黨的建設一節,只有泛論,没有談及具體措施。

中國的黨政不分,早已為人詬病。鄧小平掌權時已看出這個問題。他早在32年前,便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長篇講話中,指出應該“着手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

鄧小平的意見﹕黨的領導應該“集中精力管黨、管路線、方針、政策。說這樣有利於加強和改善中央的統一領導。

正因為黨政不分,黨的領導把太多的精力參加到政府的工作中去,削弱了黨內的建設。鄧小平也早已看出了這個危機。他在《黨在組識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中,已看出薄熙來這類人物的危害性。他在談及一些“文革餘孽”時說﹕“他們當中有些人早就揚言十年、二十年後見。總之,他們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勢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黨中解決,就會留下禍根,成為定時炸彈”。

黨內民主程序不暢通

現實情況是,解放前入黨和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入黨的人不大一樣。改革開放後進入經濟領域的黨員,如果没有認真的監督,如果黨內的提拔没有經過民主程序和認真的考驗,在領導階層中便會混進一些不純分子。加上黨不管黨,黨內民主程序不暢通,有的黨員就會變質。有的黨員蛻變以後,長期不被發現,變成“定時炸彈”,變成“薄熙來式”的人物。危害就大了。

鄧小平在1986年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指出“有的幹部子弟捲入了情報網,泄露了經濟情報,出賣消息,出賣文件”。“越是高級幹部子弟,越是高級幹部,越是名人,他們的違法事件越要抓緊查處,因為這些人影響大,犯罪危害大”。

江、胡都不談黨政分開

在鄧小平之後,兩代領導人江澤民和胡錦濤,都没有再談到黨政分開的問題。江澤民在“十六大”的報告如是,胡錦濤在“十七大”和這一次的“十八大”報告也如是。他們似乎默認黨政不分是正常的事,不必再去接觸和探討這個問題了。

在一黨專政底下,黨領導政,是很正常的。既然政府的各級領導成員,都是黨員,非黨員極少。也許只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層面上有個別的民主黨派人士成員。但都比解放初期少得多了。那麼,不如承認黨政不分,乾脆來個黨政結合。就是把黨的機構和政府機構合併起來,起碼有個精簡機構的良好效果。

現在機構重疊,黨委有一個部,政府又有一個部。黨有組織部,政府有人事部,政府有工農業的主管部門,黨委也又有對口的。何不把它們合併起來,節省人力和增加行政效率呢。

也許有人說,有的是對不了口的。這其實好辦,擴大政府部門的若干權力便可以了。比如黨委有統戰部,就把它併入政府的民政部門就是了,統戰工作也是民政工作。黨委有宣傳部,把它併入政府的文化新聞部門就是了。其他的工農業建設,更是政府的工作重點,不必設置重複的部門。

黨政分開只是形式

現在的省委書記、市委書記就是第一把手,省市長是第二把手。大小事情,都要過第一把手這一關。黨委書記還兼任地方人大常委會的主任,以示他們有一個“公開”的職務。何不乾脆讓黨委第一把手兼任政府的頭頭?

人大常委會主任由第二把手去當,第一把手黨政一把抓,效率會高得多。

有人會說,黨委和政府首長統一在一個手中,缺乏制衡,易生弊端。此說似是而非。目前的情況,是第二把手都得聽黨委書記的,在人治氣氛底下,都是第一把手說了算。第二把手兼人大主任,如果真正發揮人大的監督權力,這樣倒能够發揮制衡作用。有的第二把手與第一把手鬧不團結,發生抬槓的事,都是第二把手有所恃。如薄熙來在遼寧省擔任省長,他不賣第一把手省委書記聞世震的賬,就是薄有後台。分開兩人來領導,只是架床疊屋。要達到制衡互相監督的目的,只有政治體制改革,增加制衡機制,強化人大的監督作用,發揮黨內民主,把主管官員的任命採取下級選舉和上級任命相結合的機制。

“十九大”實施又如何?

我認為承認現實狀況,採取黨政結合的機制,比黨政分開來得容易。與其唱高調而並不準備實施,不如承認現實反而能收精簡機構之效。

“十八大”恐怕很難實施,現在先作輿論準備,“十九大”實施又如何?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中共十年後誰主沉浮?

2012年11月16日 明報

毛澤東說﹕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歷來如此。話雖然這樣說,但中共從來没有承認黨內存在派別,只是到了有的派別出了問題,叛黨叛國,例如林彪集團結黨拉派,羽毛漸豐,功高震主,毛澤東感到威脅的時候,才以南巡打招呼擬清除之。結果林彪倉皇出逃,折戟沉沙。而“四人幫”藉毛之勢,挾清君側以自重。但在毛死後立即被一幫黨內元老,設計擒拿。至此,中共正史都不能不承認有林彪集團和“四人幫”這兩個反黨派別。《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就有一章專門記述“林彪集團與江青集團的勾結和鬥爭”。

鄧小平當權時,大家都知道中央還有一位陳雲這位大老,政策傾向與鄧小平不大一樣。“左派”大將鄧力羣的《十二個春秋》中有所記述。

至於今天的薄熙來事件,薄的野心暴露,難道只是薄的一個人?

江系勢力根深蒂固

江澤民在中央掌權長達15年,而且他深得毛澤東權術運用的真傳,在任期間,廣布人脉,影響深遠。並首創缷任後續任黨的軍委主席兩年,違背黨指揮槍的歷史傳統,以槍桿子鎮住新任總書記,而且十年來影響力未減。“十八大”開幕之前的幾個月,江頻頻亮相,連他在年青時唱過的一首美國老民歌,也要煩勞第一大報《人民日報》花半版篇幅刊出。

江澤民的影響力當然不止他一個人,他在台上時的一些佐輔,也同樣仍有一定的影響力,特別在人事方面。

這一次的政治局常委的位子,所以特別惹人關注,就是大家都要看這個中共最高領導階層,究竟是誰家的天下﹗

九常委的平均年齡偏高

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單已經揭曉,名單都是接近江老爺子的提名。而一度熱門的,被傳接近胡錦濤提名的李源潮和汪洋都落選。如果希望“擺平”,可以維持九常委的格局,讓李、汪都入座。但是中全會並没有這樣做,顯示胡錦濤的話語權較弱。

而且這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年齡組成偏高。除習、李之外,都已六十開外,做完這屆,大多接近或超過68歲的退休界線,不利於維持領導班子的穏定性。十九大時多數便要退下,不若“十六大”時的九名常委,除黃菊早逝外,其中五名能續任至今。

可幸的是胡錦濤没有繼續江澤民的“傳統”,連任半屆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退休得十分撇脫,為中共黨史上留下好名聲。

遺憾的是,這一屆的常委班子,没有安排第六代黨的接班人,因為没有一位四十多五十左右的成員。不像胡錦濤在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已進入常委行列,十六大才上位總書記到今天。習近平、李克強這兩位最年輕的常委(包括總書記),按規定和年齡的限制十年後不可連任,但屆時的中國政壇又是誰主沉浮?

明報20121116

初評中國共產黨“十八大”

吳康民 20121115 東方日報

中共“十八大”會議正在進行中,大概今天可以結束。開完“一中”全會,選出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為港人最關心的中央最高層人事結構揭開謎底。

至於已經公布的十八大主席團和常務委員會名單,並無特別之處,都是現任政治局委員和退下來的“老同志”。唯一特別的是會前中辦主任的令計劃換上栗戰書,坊間認為令計劃失勢,但令計劃仍名列主席團常務委員,栗戰書卻仍是一般委員。

至於已退下的總書記,例列主席團的第二位,相信胡錦濤退下,也將在今後的中央活動中,名列習近平與江澤民之後。一如提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必加列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不知道習近平又要提出一個什麼名堂來顯示上台以後的獨特觀點。

至於胡錦濤是否續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半屆,也是當前權力交替中的一個懸念。如果江澤民“創造”,胡錦濤跟隨,以後便成慣例。究竟是黨指揮槍,還是槍指揮黨,就令人弄不清了。

強調共享國人尊嚴和榮耀

胡錦濤的報告很長,頗難消化,且將他論述對港澳方針的一段,來與“十七大”的論述作一比較。

他在談到港澳工作時,除了一般的論述外,我們把這一次的說法和他在五年前十七大報告的論述作一比較,發現這一次的論述,較強調“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並指出“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

“十七大”提到“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澳門事務”,這一次的提法有所變化,說“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堅決反對”,是一個口號,“防範和遏制”,是要有具體行動了。這是不是說明,美、英等外部勢力,對香港的干預有了進一步的部署呢?

看新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社會上揭露不少對新政府成員的“黑材料”,有的都是二十多年前的陳年舊貨,應該都是在港英時期挖出來的老檔案。没有人配合,是找不出來的。許多反對派活動的資金和輿論攻勢,看來都是有外部勢力背景的。

至於“堅持一國原則”,號召港人“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這些話也是有針對性的。鑒於中央前主管港澳工作的要員魯平、陳佐洱(都是正部級)連續對香港近況發話,胡總的這個表態,完全是有的放矢。

提高公民道德素質

胡總在“十八大”報告中,關於文化強國建設方面,特別提出一段﹕“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大概是有感於某些公民道德觀念的喪失,社會上某些見死不救的事例頻傳,作虛弄假的現象變本加厲,假貨劣品影響國貨聲譽,國人外遊文明缺乏惹人詬病。因此胡總提出要“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要“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胡總提倡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業、誠信、友善、愛國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其實也就是普世價值。

建立普世的道德價值觀,才能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國人外遊,如不遵守國際準則,如從斑馬線過馬路,不隨地吐痰、不在公眾場所喧嘩、不在禁煙範圍吸煙等等,就會影響國家形象。

當年砲轟金門的一些內情

20121114日明報

我曾在本報《筆陣》欄著文(828),談及1954年解放軍砲轟金門事件。《蘋果日報》的李德成,既不懂歷史,也不知內情,居然說我誣蔑蔣介石要台灣獨立,以蔣介石守護神姿態責備我“良心何在?”我在828已在本報寫了“李德成教授,你讀懂了嗎?”一文予以駁斥。

最近,找到了一些原始材料,在此補充一下,用蔣介石和毛澤東在這場砲戰中的表示,作進一步說明。

砲轟金門,守軍有所傷亡,軍情報到蔣介石那裡,他聽後,緊蹙着眉頭。隔了一段時間,卻連聲說了幾句﹕“好,好,好﹗”

原來,當年美國多次要求蔣介石放棄金馬,蔣介石硬着頭皮就是不撤。但美國壓力日重,只有中共的砲轟金門,才給他一個順理成章的不撤籍口。

當年九月,蔣介石親自出席中外記者招待合。發表談話說﹕“中共砲轟金門,是進攻台灣的前奏。金馬是台灣的屏障,自動放棄這些島嶼,等於敞開門戶。因此金、馬地區必須固守,哪怕是由國民黨獨立作戰,也決不後撤。”

這句“哪怕是由國民黨獨立作戰”,真是可圈可點。這就是說,因為我蔣介石不聽話,你美國人不幫忙,我國民黨也將作戰到底。

所以,毛澤東說“金門砲戰,意在擊美”。就是這個道理。

在金門砲戰開之後,毛澤東曾對他們的秘書林克說﹕“向金門打砲,不是為了解放金門,而是蔣介石希望我們打砲。這樣,他就有了藉口,可以抵抗來自美國的壓力”。

當年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一方面是要控制台灣,阻撓中國的統一。另一方面又擔心被蔣介石集團拉下水,在朝鮮停戰以後,捲入一場它想避免與中國大陸的直接衝突。但美國又估計,當時中國“可能恢復被推遲的解放台灣的計劃”。而毛澤東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指出﹕“現在美國我們的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台灣問題”,“我們要破壞美國跟台灣訂立條約的可能,還要想一些辦法”。

當年英國首相邱吉爾還在英國下議院講話,公開主張由聯合國託管台灣。

美國等國叫嚷把台灣問題國際化,激起了當年中國掀起一場“一定要解放台灣”的高潮。砲轟金門更是拉住蔣介石的重要一着。同時,軍事還進行了解放浙江沿海的一些島嶼,包括一江山島和大陳島及其外圍列島。這就是採取“雙管齊下”。

金門跑戰的前後的策略,粉碎了美英國際化台灣的隂謀,拉住了蔣介石不屈服於美國人搞台灣獨立,穏定了海峽兩岸的局勢。

旅遊業發達是人民生活提高的標誌

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旅遊大國。今年國慶假日,全國有七億四千萬人次外出旅行。去年,國內旅遊人數達二十六億四千萬人次,是九年前的三倍,即全國平均每人每年出遊兩次。出境的呢,也已達七千零二十五萬人次,是九年前的四倍。

國內旅遊總收入是一點九三萬億元,比九年前增加五倍。出境遊消費達七百二十六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旅遊最能反映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人說﹕“衣食足,知榮辱”。現在應該說﹕“衣食足,便出國”。旅遊如此普及,可見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現在到全國各地旅遊,所見的到處是拿着旗子帶隊的內地旅行團。在東南亞地區和港澳台等地也如是(也許近年我較少遠遊,或者歐美也可見不少中國遊客)。猶憶在一九八二年我們一個團隊旅遊埃及開羅,在一個游藝晚會上,司儀的見前排有我們的一隊黃面孔的客人,於是宣佈歡迎日本朋友。我起立用英語大叫,“我們是中國人﹗”司儀只好連聲道歉。

現在,我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出境遊客源國,世界各地的旅遊點,大多已有中文說說明書。不像我在一九九六年遊紐約的聯合國,售票處有聯合國介紹單張,遍尋卻没有中文的。除英法文之外,倒有一疊日文。問櫃台小姐,說就是没有。中國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没有中文介紹,真是咄咄怪事﹗

也許當年中國人出國遊的少,到美國及遊聯合國的更少,所以才有如此的“文字歧視”。

全球最大國內遊市場

想當年,境外游客來華稀少,內地物質缺乏,因此要採用第二種貨幣“外匯券”。為的是可以到專為持外匯券購物的友誼商店購買稀缺物資。這種把人民幣貶為次等貨幣的行為,其實有損國格。我在當全國人民代表時,曾在大會上提出取消外匯券的建議,並和當年的財政部長及經濟學家辯論其得失。但今天,人民幣已成為強勢貨幣,周邊國家及港澳台灣地區,都歡迎中國遊客用人民幣。

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世界入境遊的第三大市場,亞洲最大出境遊客源國。目前中國的旅遊事業牽動旅行社、酒店、旅遊景點建設的高速發展。中國原本是世界遺產大國,已有四十三處世界遺產,僅次於意大利。世界級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地質公園,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等都已經整理、修後而對外開放。

交通方便也是發展旅遊事業的前提。近年中國交通發展較為迅速,全國已有高速公路八萬五千餘公里,居世界第二。鐵路九點三萬公里,民用機場一百八十個,國內航線一千八百四十七條,國際航線四百四十三條,可謂四通八達,十分方便。

遊客多了 財路寛了

旅遊事業的發展,既是人民生活有所提高的重要標誌,也是促進國際間的人民友誼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當然旅遊產業的發展更是繁榮經濟的一環。

現在,中國的旅遊業正成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改善農村、山區經濟等的重要因素。農民對發展旅遊業讚道﹕“村裏火了,遊客多了,老外來了,財路寛了,心情好了﹗”

薄熙來事件 揭開意識形態鬥爭的蓋子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公告,根據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罷免了薄熙來的第十一屆人大代表職務,薄熙來的代表資格終止。

接着,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其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採取強制措施」,就是逮捕的代名詞。至此,薄熙來將進入司法審判。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宣布,給予薄熙來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及把犯罪問題線索交司法機關法辦。

這個公告的內文說﹕「薄熙來在擔任大連市、遼寧省、商務部領導職務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兼重慶市委書記期間,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在王立軍事件和薄谷開來故意殺人案件中濫用職權,犯有嚴重錯誤,負有重大責任;利用職權為他人牟利,直接和通過家人收受他人巨額賄賂;利用職權,薄谷開來利用薄熙來的職務影響為他人牟利,其家人收受他人巨額財物;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用人失察失誤,造成嚴重後果。極大損害了黨和國家聲譽,在國內外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了重大損失。」

我們所以不厭求詳地引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公布的部分全文,是要說明,薄熙來的犯罪行為不僅嚴重,而且由來已久,橫跨大連市、遼寧省、商務部、重慶市,長達20多年。

如此廣泛而長久的犯罪行為,為什麼多年沒有被發現、被查處,而且節節陞官,以至肆意妄為,橫行霸道?

古人有所謂「刑不上大夫」之說,今人也有人傳說刑不上政治局常委。至於高級幹部到達政治局委員或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受到處分,至今只有陳希同、陳良宇、成克杰3位。公告中說「不論權力大小,都要一查到底」,恐怕會阻力重重吧。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

薄熙來的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他由大連市委書記調任遼寧省長之際,已盛傳他安排群眾和學生,萬人空巷,夾道歡送,營造由大連到瀋陽的「歡送騷」,以此製造個人崇拜。當年我們到達遼寧訪問的時候就聽說過。而到達瀋陽時,眼見他作為第二把手的省長,卻視省委書記聞世震如無物,已暗忖此人相當跋扈。我們這些不太了解內情的外人,一時一地都看到此人霸道的蛛絲馬迹,中央有關部門,難道全無察覺嗎?

那麼,是什麼原因,對薄熙來如此投鼠忌器呢。是因為他的父親是薄一波、是革命元老嗎?相信不會是這麼簡單,其中必然有若干中國官場的潛規則在。

薄熙來的問題遠在陳希同、陳良宇、成克杰等人的問題之上。以上3人,罪行跨度不大,都是在同一個地方(北京、上海、廣西),犯罪行為就是貪腐。並且沒有類如薄熙來那樣有一套所謂「重慶模式」,那一套欺騙了不少人的「唱紅打黑」,那一套企圖陰謀篡位的計劃。總而言之,前3人只是個人腐敗而已,沒有像薄熙來那樣貪腐加野心。而這個「野心」,危害更大。正像中央決定所說的﹕損害了黨和國家的聲譽,在國內外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給黨和人民事業造成重大損失。

權力制衡十分重要

這一個慘痛的教訓就是,對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予以權力制衡和監督制度的建立,是刻不容緩的了。開放輿論監督更是重要一環。在薄熙來主政時,我到過重慶兩次,並親聽他的介紹和發言。總覺得整個城市的氛圍都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到處都有「五個重慶」的宣傳標語。但嘉陵江旁的苦力挑夫的重勞動如故,高樓大廈構成的「森林重慶」一如香港。給人總有一點宣傳超於現實的感覺。但長期受到「輿論一律」宣傳影響的重慶人民,難免對薄熙來的「德政」,還有點依依不捨呢。

當前,還有人為薄熙來鳴冤叫屈,包括罵香港人是狗的極左派孔慶東等人。他們曾寫聯名信給人大常委會質疑對薄熙來的處分和審判證據不充分,程序不合法。說這是「以路線鬥爭開篇,以刑事犯罪落幕」。看來,薄熙來事件揭開的,恐怕還有一個意識形態鬥爭的蓋子,極左派藉此攻擊改革派,並且採取「出口轉內銷」的辦法。例如,新近由《紐約時報》報道,抹黑溫家寶家人擁有巨額財富,舊聞新炒,是不是也是配合極左派的進攻呢。

電郵﹕[email protected]

提高警愓 備戰止戰

歷史的教訓值得注意。

上個世紀,九一八事變前後,蔣介石國民黨政權,對日本人的侵略,基本上採取不抵抗主義。原因是他認為共產黨才是心腹之患,主張攘外必須安內,剿“共匪”是第一要務。於是對共產黨的根據地進行五次“圍剿”。

日本人看穿了國民黨政權的弱點,步步進迫。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進攻上海,一九三三年侵佔熱河。並進一步搞華北“五省自治”,扶植漢奸政權。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的旗幟,提出要求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全國人民所擁護。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被迫停止“剿共”,但對抗日仍然是三心兩意。日本帝國主義者因而乘此機會,發動蘆溝橋事變,大舉進攻中國。

由於蔣介石政權没有積極備戰,更没有進行全民動員,因而初戰失利。半壁江山淪陷,億萬人民,受到日寇蹂躪。

甲午戰爭的教訓

如果把歷史從九一八事變的一九三一年推前四十三年,即是甲午戰爭之時。中國第一次被日本打敗,割地賠款,讓我領土台灣,以及藩屬朝鮮、琉球等淪為日本殖民地。

當年中國武器、北洋艦隊,並不遜於日本。關鍵在於清廷腐敗。例如主力軍艦購自英德,軍艦時速和火砲射速均極先進。論者認為“海軍之力倍於日本”。惜軍紀鬆弛,“左右翼總兵以下,爭挈眷陸居,軍士去船以嬉。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蓋海軍之廢弛久矣”(見羅惇曧﹕<中日兵事始末>)。如此軍隊,如何能應付日冦入侵?

甲午戰爭時,主戰派光緒皇帝命李鴻章積極備戰。當時朝鮮平壤城內有清兵二萬餘人,積儲軍火糧餉甚多,有大小砲四十尊,毛瑟槍一萬餘桿,餉銀十萬兩,金鏄金錠及其他貴重物資無數。可惜軍紀甚差,而且“將各一心,不相統屬”,“連夕自亂,互相踐踏”。軍紀和領導都不行,焉得不敗?

日本人磨刀霍霍

今天日本人磨刀霍霍,日本首相野田十月十四日在神奈川縣相模灣閱兵,聲稱要對領海領空強化監控。日美將演練奪島,以九州地區和沖繩島為中心,在日本各地舉行大規模的島嶼防衛聯合實彈演習。這種行徑,毫無疑問的是慫恿日本的侵略野心和軍國主義復活。

目前的形態是嚴峻的,中國準備好了没有?

中國軍事力量的硬件無疑是強大的,中國的軍事高科技化也應該是已進入先進行列。但是軟件呢,人的質素呢。

中國已經多年没有經歷實戰的鍛鍊了。社會上的貪腐風氣,有没有入侵到我們的的解放軍隊伍?我們希望没有,希望解放軍是一片淨土。事關國家生死存亡榮辱,軍隊如果腐敗,一如清代甲午戰爭時的清軍那樣,那就一定要受人欺凌,永遠抬不起頭來。

備戰止戰 維持和平

目前中日雙方,正在外交的層面上唇槍舌劍,但面對日本人的小動作不斷,還有意眩耀武力,實在不能掉以輕心。我早已指出,日本人念念不忘在抗日戰爭初起時的勢如破竹的進攻,也還在回味當年姦淫虜掠的快意,更不服氣袛輸在美國人的兩顆原子彈。而我們呢,八年血債,實在未報;以德報怨,並未稍增日本羞愧之心。提高警愓,備戰止戰,才能維持永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