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四個教育問題的思考(上)

招祥麒校長

香港教育改革多年,付出甚多,收穫卻不成正比。一些有心人提出四個問題,廣泛諮詢,希望作階段性的檢討。四個問題是:一、我們的年輕人要面對社會的未來,什麼是他們最重要的?二、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確立個人在香港與內地關係上的定位,以至立足於國際舞台,什麼是他們最重要的?三、如何幫助青年人樹立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四、如何在教育發揮作用,以縮窄社會差距?問題從年青人出發,推延到整個社會的未來發展,其深度和廣度,決非三言兩語可以解答。筆者思考了一段時間,嘗試回應。

我們的年輕人要面對社會的未來,什麼是他們最重要的?

筆者認為年輕人最重要掌握兩種能力。其一、通變能力。「通」是指繼承;「變」是指創新。廿一世紀社會的變化,遠比任何一個世紀快速。但無論怎樣,變化必源於根本,發展離不開軌跡的;即是說,創新不可能憑空而起,必然在舊有的路上向前發展。過去的教育改革,太強調「創新」,忽略對傳統的認同、接受與繼承。「創新」若不建基於傳統,多流於浮誇失實。我們將小學和中學定為基礎教育,但方向卻太早靠近大學的模式,效果並不理想。「繼承」與「創新」必須兼顧,不容偏廢。

其二、抗逆能力。香港的年輕一代,不管經濟背景如何,都備受呵護。家庭如是,學校如是,社會亦如是。在家,父母愛錫而至於千依百順;在校,事事父母代為出頭,或百般支持,或無理投訴;在社會,倡言平等而忽略敬老尊賢,乃至於尊卑不分。年輕人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到了高中、入大學,走平順的路的,志得意滿,旁若無人;走坎坷的路的,垂頭喪氣,憤世嫉俗。嘗言道:經一事,長一智,為年輕人著想,過份的照顧將要改變,更須營造逆境,讓年輕人得到應有的磨練。

青少年建立自我認同,確立個人在香港與內地關係上的定位,以至立足於國際舞台,什麼是他們最重要的?

筆者覺得,先從兩文三語著手。「兩文三語」這命題,教改進行了多年,效果不彰。要知兩個語文是不同性質的:中文是母語,英文是外語。儘管雙語同樣重要,但課程的深淺和教學法不可能相同。過去的中文改革,偏重「以能力為本」,教學上的「聽、說、讀、寫」與英文靠攏,造成學生的中文能力不升反降,亦缺乏最重要的中華文化承傳和德性的陶鑄。語言文字的背後,包涵著深厚的文化,掌握不好語言文字,如何能正確理解以至欣賞其他?

其次,要從課程上幫助學生認識、探討東西方的價值觀、文化異同與歷史發展,以培養尊重共融的底蘊和胸襟。這方面,學生在不同年紀、不同年級,實施的側重點應有不同。初中以前,中國歷史和中國地理的教育最為重要,讓學生從傳統上尋找根本、尋找自我在中華傳統的地位。

其三,準教師的培養與在職培訓。任何課程的有效實施,都須依靠教師的推動。在新一代準教師與在職教師的培訓上著力,將起關鍵作用。「教院」的使命和發揮的職能,責無旁貸。「教師的道德」、「教師的使命和職責」等課程應列作必修,與教學本科的知識、教學法等同樣重要。

其四,設定政策鼓勵優秀學子、一級榮譽學士持續進修,培養高級專業人才與研究學者。現時各間大學的高級學位課程,本港學生修讀的比例偏低,要從政策上想辦法提高比例,不然,頂層的領導全是外地的人才,這地方的發展態勢如何?將不問而知。

(本文已於《星島日報》2014年3月9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