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學生的中文水準

招祥麒校長

日前,畏友梁啟業先生送我一份影印本,說讓我比較一下幾十年前與現今香港中學生的中文水準。

那是養中女學校學生林月梅的一本「謄正簿」;簿面有該校的校址(堅道九十三號)及電話(三七七四);簿內一篇祭文寫有「丙寅之歲」,可推知那是1926年的習作。

名為「謄正簿」,自然是教師批改作文以後,命學生抄正的習作簿。內有十七篇文章,大概是一學年的成果。林月梅用毛筆抄寫,沒有標點,筆畫清晰,字體秀麗。教師複看學生謄文時,仍加圈點,部分文章更有眉批、總批以示嘉許。

且看十七篇作文的題目:〈治性當先去怒說〉、〈居處進化論〉、〈五色杜鵑花賦〉、〈靜躁不同說〉、〈連珠‧鏡、劍〉、〈讀連昌宮詞感言〉、〈齊姜醉遣論〉、〈謝友贈并約飲書〉、〈富辰諫以狄伐鄭論〉、〈連珠‧賞月〉、〈七十二烈士墓記〉、〈讀十月二十三號華字日報本港學生擬劃一校服有感〉、〈遼亡于金而北宋危,金亡于元而南宋亦危論〉、〈男女平等當從家庭教育始說〉、〈祭林宇瓊文〉、〈不百里而喪解〉、〈記勝棋者及賣油翁事〉,兼記敘、描寫、抒情而以論說為多,範圍有涉及道德判斷的,有時事討論的,有歷史評說的,有讀經而後析解的。散文、書信而外,老師還要求學生作賦、作連珠,作祭文。

姑抄錄其中一篇〈遼亡于金而北宋危,金亡于元而南宋亦危論〉如下:

從來處敵國之道有三:一曰守;二曰戰;三曰和。三者互相為用,缺一不可,未有專恃一端而能有濟者也。昔北宋約金夾攻遼,進圖燕雲,而靖康之禍肇;南宋約元夾攻金,欲圖復仇,而馴至亡國。議者遂謂宋昧唇亡齒寒之戒,輕啟邊釁,理有固然。竊謂僅以此咎宋之失,猶未盡也。夫燕雲之淪于遼,自石晉時,遼非取之于宋也。且自澶淵講好百有餘年,中外相安,斯時遼為金逼,宋縱不能救,亦應簡練士卒,嚴加邊防,遙為勢援,使金人不敢輕視中國。何不此之圖,顧欲藉金人之力,假口恢復,僅得數空城,而歲幣加增,得不償失,已屬失算;旋復納叛渝盟,自速其禍。彼以區區之遼,宋以全力猶不能制,況新造之金乎?其覆危也固宜。是舉也,乘人之危不仁,敗我之盟不信,因人之力不武,昧敵之勢不智,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至南宋之與金,有不共戴天之仇,師出有名矣。夫誠能發憤自強,報怨雪恥,仇苟有釁,時不可失,如子胥之覆楚,雖在匹夫,義猶有取,況萬乘哉?不謂仍襲北宋故智,借人之力而貪其功。迨金滅,藩籬已撤,此時正宜慎守故封,秣馬厲兵,刻若大敵之壓境,竭力守禦,猶難保元之不甘心于我,乃欲乘勝收復三京,坐享漁人之利于強敵,不審時,不度力,以積弱之宋,謀方銳之元,貿貿然輕舉妄動,以致兵連禍結。何況武弛于外,文嬉于內,君荒于上,臣蔽于下,既不能強,又不能弱,種種荒謬,又何怪淮海之間無寧歲哉?故金雖亡于元,而南宋亦因之而危也。嗟乎,北宋之失在不能守,惟其不能守,是以不能戰;南宋之失在不能戰,惟其不能戰,是以不能和,徒謂失輔車之依者,是仍以事後之成敗論也。後之處強敵者,苟不能以守為戰,以戰為和,徒欲恃一端以圖存,幾何不蹈宋之覆轍也,噫!(原文沒有標點,為方便閱讀,筆者加上標點。)

讀罷上文,不知讀者有何感想?以筆者之見,不單當前大部分中學生(不敢說全部,恐有傑才,然未之見)的文筆難望其項背,甚至於大學專攻中文者,亦非數數而得。

林月梅作為普通的中學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不外幾個原因:一、良師的指導扶掖;二、上好的學習材料;三、個人的積累。老師的舊學根柢深厚是明顯的,單從擬題的水準已可想見。從題目觀察,可知老師平日用以講授的中文教材,出入經史百家文選,就是今天我們常說的經典範文了。學生由小學開始,積學儲寶,酌理富才,好像日吸清新的空氣,日飲潔淨的水,日餐營養的食物,十餘年過去,其健康可知。反之,渾濁空氣骯髒水,再加垃圾食物,必然令人健康受損,精神萎靡。

今天的小學課本,內容由出版社依據教育局的課程指引編寫,文字顯淺而質量不高。小學六年,是學生吸收力最強、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教材水準直接影響教學的質素。到了中學,號稱以能力為本,不設範文,讓教師針對學生實際能力施教,善選教材。於是乎,教者各施各法,有譏評課堂上「大龍鳳」過後,學生掌握很多知識性的詞彙,卻無補於語文水平的提高。說話能力似有提升,大抵流於「格套」,游談無根,言不及義。閱讀與寫作能力,就更令人憂心。

首屆中學文憑試舉行之後,中文科竟成「死亡之卷」。中文中學聯會發出問卷,九成半老師認為應加入經典範文,加強文言訓練。當局檢討後能順應民意,是可喜的,只可惜著力不夠。據官方公布,將來經典範文的考核,僅佔全卷百分之七點二。筆者力主提高佔分比重,將學習中文回歸傳統。聽、說、讀、寫,倘能紮根於經典教材,其他語文目標如文學、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自學等都能統於一峰,挈於一領了。當然,要精教經典,善於導引,教師的工作量必然大增。課程設計者,正須盱衡大局,高瞻遠矚,引入經典範文之餘,提供配套,加強教師培訓;司考評者亦應配合,提高考試比重,刪減非必要的考卷——公開考試專考閱讀、寫作及綜合三卷已足,讓教師有時間自我增值,在教然後知困的情況下,溫故知新,才能教學相長。

學習中文,應恪守、尊重傳統的原則,回應現今社會要求,可研究更好的策略、較科學而有系統的教學方法,而絕無投機取巧詭辯速成的捷徑。試圖違離大道的任何趨新所謂研究成果,終究是自欺欺人,不可取!

我從香港大學圖書館系統中找尋「林月梅」的著作,沒有。旁證她並非語文特異之才。這一位八十八年前普通中學生的作文,如能引發更多有心人對改革中文的回響,正是筆者寫下感喟的目的。

(本文已於《信報》2014年4月11及18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