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民主進步之中

吳康民主席

香港自回歸以來,行政長官選舉一向是有競爭的,而且不是形式上的競爭,而是實實在在的競爭。從第一屆開始,就有3 人參加競選,他們是董建華、吳光正和楊鐵樑。這3位都是有頭有面的知名人士。他們參選,也不是中央早已心中有數或已作欽點的形式上的競選。他們只是中央認可,選上不會受到中央的否決而已。

第二屆的曾蔭權的補上,的確帶有一定的偶然性。董建華的中途「腳痛」下台,由曾蔭權補上,以至連任,是曾蔭權的「福氣」。

到了後來,據說唐英年是中央「欽點」的接任人選,是當年中央領導人江澤民屬意他。可惜因為揭出他的道德缺失而使他對此高位失諸交臂。而梁振英卻奮勇出選,終於當選。

梁振英努力參選

梁振英要通過1200 名選委的選舉才能當選。雖然是間接選舉,但要取得逾600票的勝利,並不容易。有人以他得689票來取笑他,是故意奚落他。民主選舉,多一票就是勝利,超過得勝票80多張,有什麼見不得人的?

香港的政治環境愈來愈複雜,政治組織也夠多的了。要得到絕對多數,反而會被人譏為幕後有人操縱。現在小勝,又有人說贏得選票不多。總之,對不喜歡的人,總要想辦法來抹黑他,這算是什麼民主精神?

現在靠民主派動員爭取夠票入閘的胡國興,又被認為是「英雄」了。政治偏見如此,又何以取信於選民?

選舉應有公平競爭

我們贊成有公平的競爭,也該是和平的競爭。選舉不應有陰謀詭計的「種票」,更不要有「血腥」的事兒。有不少國家的選舉出現了暴力,我們不應學它。香港回歸以後,有了民主選舉,還是和平的、正常的,這是香港社會政治的健康表現,這是可喜的現象。可惜有些政客不想從正軌進行政治競逐,有的依靠外國勢力,有的根本就是港英餘孽。愛國力量並未成為絕對優勢。所以,政治局面和政治鬥爭仍然是十分複雜的。

但是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央,仍牢牢掌握了中央權力,擺正了中央的政治方向,這對香港的進步力量是有力的支持,排除了外國勢力和反動勢力復辟的可能,使愛國勢力能夠逐步發展和前進。

「一國兩制」有榜樣

香港畢竟是一個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中央既有管轄權,又要讓它採取不同於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個新鮮而未有前例的嘗試。經過近20年的實踐,應該說,基本上是成功的。這一方面是由於祖國的繁榮富強,也由於執行「一國兩制」的適當得宜,更由於中央和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使這個「試驗」舉世矚目,也使全國同胞刮目相看。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一國兩制」試驗成功,對往後和平解決與台灣的兩岸統一有了榜樣。雖然由於台灣與大陸隔了一個海峽,而不像香港與祖國連在一起,但中國人主要是漢族的親和力特強,香港同胞又是全國各省市多年移民形成的一個大城市,同胞之情,血濃於水,與其他的民族自治區頗有不同。

台灣也是一樣,除高山族等少數民族外,大部分都是漢族,都是閩粵兩省移民的後裔。台語就是閩語,親上加親,加上解放後移民台灣的大陸人也大多是漢族。沒有民族的隔閡,這都為兩岸統一創設了有利條件。

香港目前正向民主選舉邁步前進,中國大陸的民主選舉也在進步之中。穩步向前的選舉是正常的、健康的。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台灣地區民主在前進,實現全中國統一的日子即將到來,我們為新中國的民生、進步、繁榮安定而歡呼!

(《明報》2017年3月4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