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祥麒校長
我在上星期的文章提到用三句話以論師道,說了韓愈〈師說〉的第一句,以下接續說明:
第二句:「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出自辛棄疾的詞《青玉案˙元夕》。辛氏在詞中以元宵佳節的熱鬧為背景,借求女的浪漫,表達出幽懷獨抱的理想。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大事業,成為最出色的老師,亦須有大學問,至少也要以此為目標。王國維說的第一境,是一個人向上奮發的必然過程,那管是氛圍肅殺,也要迎難而上,但人站高處,四顧茫茫,不免產生迷惘。進入第二境,人有了目標,努力前行,仿佛忘懷其他,乃至於廢寢忘餐,不悔容顏憔悴。進入第三境,我以饒宗頤教授寫論文作例說明;饒教授著述等身,當年寫文章不是寫好一篇再寫另一篇的,而是同一時間有十篇八篇題目,找到資料分門別類,一旦覺得某一題目材料足夠,觀點形成,即可下筆;這是寫作論文的經驗之談,也是大學問家經積累而忽然成就的境界。當教師的,也應以此為目標,既有前賢導夫前路,正好積極向上,體驗一境復一境的樂趣。
第三句:「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語出《論語˙里仁》。《論語》一書,「仁」字出現一百零九次,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佔有的重要位置。《論語》記載孔子多名學生「問仁」,孔子的回答都不同,初學者自然摸不著頭腦。其實,「仁」,是一個人的自覺的精神狀態,也是道德自覺的最高境界,足可涵蓋各種美德。孔子認定「仁」是內在於每一個人的生命之內,能成己成物,「渾然與物同體」(程明道〈識仁篇〉)的精神狀態。這種狀態,一方面對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識的追求,發出無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對他人毫無條件地感到有應盡的無限責任。「愛人」是仁,「忠恕」是仁,「克己復禮」也是仁。仁可以是求之即可得,同時也是終身追求的目標。從前者言,我有一位詩友葉成忠,他的《街頭聽丐婦唱昭君怨》二首之二云 :「婉轉聲音滑,蕭疏鬢髮殘。一錢生善念,未足解孤寒。」已故蘇師文擢評第三、四句,謂「藹然仁者之言」,可見「仁」的境界如斯容易達到。《論語.述而》說:「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便是這個意思。至於從後者言,孔子自己也不敢自稱「仁人」。他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述而〉)又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顏淵只能做到三月不違仁,其他學生就不用說了。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可見追求「仁」的境界,是終身的志事。假如我們當教師的,自覺為君子,那麼,便是吃一頓飯之間也不應違背仁德,在倉卒時如是,在遭遇危難時也如是。二零零八年九月中秋前夕,汶川大地震災區綿陽市北川縣北川中學劉亞春校長、阿壩州汶川縣映秀小學董雪峰老師、紅岩鎮中心小學周汝蘭老師及綿竹漢旺東汽中學周德祥校長訪港,應教育界之邀,舉行報告會,分別縷述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教師英勇救人的事蹟:有竭力引領學生脫難來回險地的,有以軀體拒擋瓦礫俾學生逃離的,有垂死而勗勉學生振作向上的。在此危難倉卒之際,教師忘身捨己,倖存者有家而不歸,親人瀕危而不顧,堅守本職。當時餘震屢起,他們以保護、營救、轉移、安置學生為要務,乃至無暇照顧校園內同時圮毀的家屬宿舍亟待救援的親人。這就是上引論語的最好註腳,也是師道的最佳印證。
(本文已於《星島日報》2015年7月17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