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抗疫

曾鈺成

多個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機構都警告說,這種病毒將長期存在,疫情將不時在我們的社會裡重複爆發。最近在香港和其他地方更發現「二次感染」病例,證明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病人,康復後產生的免疫力只能維持幾個月。新冠肺炎可能像流行性感冒一樣,成為容易重複感染的流行病,只是它對健康和生命的威脅比流感厲害得多。人們把對抗新冠病毒的希望寄託在各國正加緊研發的疫苖上;有樂觀的估計說,疫苖可於今年底至明年初面世。但也有專家認為對疫苖不能過分倚賴;從「二次感染」病例可見,疫苖的防疫功效未必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

新冠疫情出現以來的大半年裡,香港和其他許多地方制止病毒傳播的唯一辦法,就是維持社交距離,盡量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緊密接觸。各地的經驗都是一樣:嚴格執行維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時,疫情便可受控;措施一放鬆,疫情便爆發。但是,維持社交距離令大部分經濟活動陷於停頓,給社會帶來沉重的代價,這是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長期抵受的。於是只能重複這樣一個循環:疫情爆發——收緊限聚令——經濟熬不住——放寬限聚令——疫情再爆發。

內地多個省市卻成功做到在疫情爆發後短時間內遏止了病毒的傳播,恢復經濟活動,靠的是大規模的病毒檢測,極速找出隱形傳播者,及早隔離和治療,截斷傳播鏈。例如今年5月,湖北省武漢市展開全民檢測,半個月內檢測了九百多萬人,篩查出300個無症狀感染者,防止了病毒擴散。同月,人口遠少於武漢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面對疫情反覆,也展開了全民檢測,7天內檢測超過65萬人,篩查出19名無症狀感染者隔離觀察,成功遏止疫情。北京今年6月爆發第二波疫情,憑著每日檢測近50萬人,26天內回復零感染。這些經驗說明,全民檢測可以大大縮短因抗疫而要停止社交接觸和經濟活動的時間。

特區政府推出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馬上就要開始。由於第三波疫情目前已見緩和,市民參加檢測計劃的意願或會減弱;但正如負責統籌計劃的聶德權局長說,這計劃可為日後防控疫情作預演:日後疫情出現第四、第五波時,推行全民檢測,就可以減少或縮短各種限制措施,讓社會和經濟活動盡快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