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錢笨法

下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的「關愛共享計劃」,是政府對「精準派錢」的「補漏拾遺」措施。政府在上一個財政年度錄得破歷史紀錄的財政盈餘,財政司司長去年2月發表財政預算案時,表示要「與市民分享經濟成果」。政府拒絕全民派錢;預算案提出的「分享」辦法,包括寬減稅收和差餉,以及向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和傷殘津貼的人士發放額外兩個月款項。這些選擇性派錢辦法,並不能讓全港所有市民受惠,在立法會和社會上引起爭議。於是政府推出「補漏拾遺」的「關愛共享計劃」,向未能從財政預算案中受惠的市民派發4,000元現金補償。同時,受惠於原來各種措施的市民,如果得到的金額不足4,000元,可獲發差額。

在「補漏拾遺」之後,各種派錢措施加起來的效果,跟全民派錢沒有多大分別,但操作卻比全民派錢複雜得多。合資格市民如要領取4,000元或差額,須向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下稱「職津處」)申請。申請人毋須提供證明文件,但要提供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居住地址、聯絡電話號碼及收款銀行戶口資料等基本資料,並同意授權職津處向各政府部門核實申請人的退稅額、物業擁有權及差餉寬減額等資料。負責執行計劃的職津處,要承擔大量額外工作,包括開發電腦系統、 安排宣傳、 接收申請、核實申請人資格、發放款項、處理查詢及投訴、處理上訴和進行調查等。職津處為此要設立專門辦事處,僱用員工七百多人;員工薪酬和其他運作開支合共 3.11 億元。

政府估計,受惠於「關愛共享計劃」的市民約有 300 萬人,向他們發放的款項共 110.05 億元。即是說,行政開支等於發放金額的 2.8%,處理一宗申請的平均成本最少要 103.7元,當中很大比例是由於派錢程序複雜而要多花的寃枉錢。如果實行簡單直接的全民派錢,行政開支卻可以削減一大截,申請手續可以簡便得多,市民省卻不少麻煩,也不用等一年多才有錢派到手。

今年的財政盈餘遠少於去年,看來不用再為怎樣派錢爭論了。政府或許為此感到慶幸:如果今年又有數百億元要派,政府便要決定,是繼續採取「先精準派錢,再補漏拾遺」的勞民傷財笨政策,還是改弦更張,全民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