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和網媒

吳康民主席

上網流行,紙媒消失指日可待。現在幾張暢銷報紙,靠的是醫藥廣告維持,老人多病,又不會上網,茶樓酒館,放眼一看,閱報的多是老人家。與辦公室幾位年輕同事品茗,他們都是低頭族,只有我一個老人家看報紙。嗚呼!報紙面世逾兩個世紀,今天竟走上沒落的道路,能不令人唏噓。

我的父親是早年的香港報紙編輯專欄作者,我自小目睹耳染,便學大人舞文弄墨。出道以來,筆耕不輟,既寫專欄文字,又當過周刊編輯,眼看紙媒逐漸衰亡,能不感慨萬端!

西方大報在政壇上和經濟活動上仍有重大影響力,因為它不僅報道新聞,評論也發揮重要作用,不少評論更由網上傳播發揮更大功能。我估計報紙一時不會都消失,網上新聞一晃即逝,紙媒耐看,更耐人尋味,更有持久的影響。而且報紙新聞和評論,也因上網而流傳久遠。香港最老牌的報紙,首推華僑和星島。華僑日報早已結束,星島仍能維持作為進入辦公廳和各商業機構的大報;文匯和大公是最老牌的愛國報紙,大公報更是百年老報,但現在也要合成一個機構管理,以收精簡之效。走過街頭的報攤,報紙幾已絕跡,賣的都是八卦雜誌,應該正名為雜誌攤才對,但這些雜誌也極少是新聞性質的。

香港又出現了幾份免費報紙,這是近年出現的新事物,免費報紙隨街派送,或專人送至各大廈的收發處。這些報紙靠的是廣告,但能維持多久,不得而知。人說後浪推前浪,科技發展日日新,從紙媒到網媒,是一個重要變化。但往後又有什麼新花樣呢,實在不可推測。

新聞就是要新、要快,網媒比紙媒,顯然又新又快。但網媒和紙媒還能不能够共存呢?我看還是可以的,只要紙媒辦得好,有老一輩的和喜歡看評論的讀者支持,仍有前途。

(本文已於《文匯報》2017年2月25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