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廟

吳康民主席

我住在天后廟道三十餘年,經過街頭的天后廟無數次,但就是沒有進去過。日前我對秘書說,應該進去一看,了卻平生心願。

香港有天后宮逾一百個,其他從未去參觀過,因此無從比較。只見這個天后廟道的天后廟,十分破舊,門口坐着一個乞丐,向來拜祭者討錢。裡頭也只有一位看守者兼收香火錢的「工作人員」,進來拜祭者的信眾也只有一位。我是不信鬼神的無神論者,並不參拜,只作一番巡禮,便行退出。

天后廟供奉的應該是與水神有關的,主要供奉的是海神媽祖。這類神廟,應該盛行於沿海的漁村地區。天后廟道所以有此廟,相信當年廟宇是在海邊。今天的英皇道一帶,諒是填海所得。天后站和維多利亞公園,原應都是大海,港島多年的陸地擴充,遂成今天這個局面。

相傳媽祖出身於千多年前的宋代,出生地是當今的福建莆田,是真有其人。出生時生地紅光滿地,香氣四溢,嬰兒並不啼哭,故命名為「林默」。傳說童年時已有預測天氣的特異功能,每有海難時便能前往救人。二十七歲時羽化升天,被奉為神明,號名媽祖。而奉祀的廟宇,便稱為媽祖廟,又稱天后廟。

清康熙年間,福建水師施琅攻打台灣,因戰船擱淺,清軍向天禱告,因而脫險。清帝遂改媽祖為「天后」,往後遂被沿海各地,特別是漁民奉為守護神,各地陸續建廟以加祭祀。在海峽兩岸、福建等地,建立的天后廟無數。

由於天后出生時姓林,今天福建等地林姓者,都認為天后是其祖先,有些漁民更把自己的子女和天后「上契」。

本來信仰天后的盛行於沿海及台灣,也伸展到越南、琉球、日本等地,甚至四川盆地也建有天后宮,是早年福建客家移民所建。往後天后更被奉為無所不能的守護神,不僅為保佑漁民、航海的神靈而已。

(本文已於《文匯報》2015年12月7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