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學校超收學生的原因與理順方案

招祥麒(直資學校議會主席)

隨著適齡學生減少而出現縮班問題持續不已之時,直資學校的學位卻「爭崩頭」,甚而出現超收學生的情況,自然引起教育界的關注和質疑。教育局對每所直資學校的各級班數及每班人數,均有規定,學校不能逾越。既然如此,為何會出現超收的情況,而且超收的學校,不是一、二例。據了解,11-12年度有17所出現超收現象,12-13年度有14所,13-14年度有8所,情況已逐有改善。然而直資學校超收學生的原因何在?如何理順?值得探討。

教育局對直資學校的資助模式與津貼學校不同,津貼學校按班資助,以中學為例,本學年派位34人,但如果學生不夠,開班線降到25人,26人便可開兩班,51人便可開3班,當局便按3班資源予以資助。在直資學校,51人便以51人的資助學位平均成本計算,所得資助只如津貼學校的1.5班。因此,直資學校得以有效營運,實有賴是否收滿班額的學生,否則便構成增加學費的壓力了。

目前12年免費教育政策下,家長為子女選擇官津學校,毋須負擔學費。如果選擇報讀直資學校,家境清貧的可申請減免,其餘的要繳交或多或少的學費。直資學校收生多樣,有全部學位自行招生的,有部分學位自行招生、部分學位由中央隨機編派的,也有全部學位由中央隨機編派的。家長對心儀的直資學校,上網查閱或電話查詢便可得知。

以21所直資小學(其中多是連屬中學的一條龍學校)來說,全部學位都是自行招生的,家長完全有權報讀多所學校,不受限制。香港的家長「精明」,多採「漁翁撒網」式報讀幾所學校(有報道竟多至12所),為子女增加面試操練,也增加入學的機會。當學校取錄學生時,家長需要填寫放棄中央派位的表格,並繳交留位費。由於每所學校面試、放榜、註冊日期不同,很多家長對更心儀的學校同樣繳交留位費,做成一人佔多位的現象。到了九月開學前後,退學潮來了,那時重招學生,太遲了。因此,學校盤算,今年學生流失的比率多少,便成了明年多收學生的預算。不如是,開學時沒了二、三十個學生,即損失過百萬的政府經費。

為數不少的學校超收,原因就在不能確知的情況下預算失準所致。筆者相信,直資小學超收的總人數較中學多,解決之道,教育局大可於每年學期結束之前,向所有幼稚園K3學生發放一份「申請小一學位資料表」,而沒有就讀幼稚園的適齡兒童,亦可通過廣泛宣傳,安排申領。其後,家長如接受任何小一學位,註冊時須向學校提交此表;假如家長決定在開學前接受另一所學校的小一學位,需向原註冊學校取回,轉交新校。

現時,教育局中學派位組已有類似方法,所有小六學生獲發「小六學生資料表」,學生如向直資中學註冊時,須予提交。然而小學派位組卻未有同樣做法,筆者建議教育局從速統一做法,以理順直資學校超收學生的問題。

(本文於2013年12月20日在《信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