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鈺成
二十年前我接受印度政府的邀請,到印度訪問了一個星期。訪問結束時,陪同我的印度外交部官員叫我把印度和中國的城市作一個比較。他說要聽實話,於是我老實地告訴他我的印象:「中國的城市都在發展,你每隔幾個月去一趟,便可看到變化;你們這裡的城市,似乎數十年也沒甚麼變化吧?」那位官員回應說:「當然了,我們是民主國家。」
我沒有再說甚麼,自知沒有資格就民主問題跟印度的官員辯論。不過我心裡不以為然:我也到過好些其他「民主國家」,不見得都是像印度那麼落後的。落後確實是我當時到處所見的現象:即使在首都新德里,在平民的住區,街道破爛,房子殘舊,完全沒有現代城市的面貌,農村地區更不用說了。在幾乎所有旅遊景點,行乞的和賣東西的比遊客還要多。
二十年後舊地重遊,我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最明顯的分別是多了一種生氣:建築工程到處可見,市面一片興旺繁榮,大小客車和貨車在馬路上絡繹不絕。可能正值旅遊旺季,我們所到的每一個旅遊景點都擠滿了人,絕大多數是當地人,有一家大小扶老攜幼,有青年情侶把臂同遊,有同學少年聯群結隊,個個都顯得興高采烈。行乞的仍有,但遠不如以前矚目;他們都被歡樂的人群淹沒了。這個人口即將超過中國的古老大國展現了新的發展活力,巨人甦醒了。
發展的代價,首先是交通擠塞和環境污染。我們所到的城市,除了少數地區如新德里的使館區外,道路建設和交通管理都遠遠追不上汽車增加的速度,交通擠塞成為常態。城際高速公路本來建設得很好,但每隔數十公里便有一個收費站,全部人手操作,幾乎每個收費站都有長長的車龍,汽車起碼要等十多分鐘才可通過。我們用了一個星期去了幾個相隔數百公里的城市,日間大半時間是困在汽車裡。
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這段期間屬於印度的旱季,本是陽光充沛的季節;新德里卻整天被霧霾籠罩,看不見藍天。泰姬陵(圖)附近實施了交通管制,只准電動車行走,以減少空氣污染,但那裡仍是一片白茫茫,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泰姬陵,稍遠一點便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