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間

曾鈺成

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不少公共屋邨樓下的「空格位」,用鐵欄圍封,長期廢置,浪費了珍貴的空間。申訴專員促請房署善用這些「空格位」,例如可以闢用為「共享空間」。這令我想起新加坡組屋裏的void deck。

新加坡的組屋(見8月16、20及23日本欄),底層都不建住宅單位;除了樓梯、電梯以及供電供水等必需設施佔用的空間外,全部空間開放,叫做void deck(當地人都這麼叫,沒聽過有中文名稱)。這些空間,不會像香港公屋樓下的「空格位」那樣用鐵欄圍封起來,而是多功能的活動場地。

我到其中一個void deck看過,那裏的一個角落新添置了一套設計特別的燈光和椅子。大約上午十時左右,那裏聚集了十多位婆婆,圍坐在新設計的椅子上聊天;椅子是金屬造的,形狀像沙發,靠背略向後傾,看上去不覺得長者會坐得很舒服,但婆婆們卻似乎感覺十分良好。椅子的特點是可移動但很笨重,有力氣的工作人員可以按活動需要把椅子排好,但一般人卻不容易搬動它們,這就可以防止椅子被亂放或者被私下拿走。至於頭頂上新安裝的電燈,是彩色繽紛的;我問婆婆,怕眼花嗎?她們卻豎起姆指大讚,說有了燈,天黑也可以下來休憩了。

後來我發現,椅子上裝了電子感應器,用來統計使用的時間和頻度,以研究怎樣改進,令設施更受居民歡迎。這似乎有點小題大做,但也說明那裏的管理人員願意花心思和時間去研究如何善用空間,跟香港的官員把「空格位」圍封不用的心態,有很大分別。

我又參觀了一個在void deck舉行的馬來婚禮。婚禮搞足大半天,上午11時開始接待賓客,全程開放,食物不斷供應,誰來都歡迎。寬敞的void deck佈置成華麗的禮堂,柱子裹上彩色的綢緞,綴上艷麗的花簇;場內放了多張供賓客用餐的大圓桌,食物陳列在一邊的長桌上;中間的通道鋪了紅地毯,從「禮堂」後面一直伸延至前面金碧輝煌的禮台,台上有兩張高貴的椅子,新郎和新娘坐的。

聽當地人說,馬來人喜歡在void deck辦喜事,華人卻會在那裏辦喪事;有時紅白二事碰在一起,可雙方都不會介意:共享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