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主席
過去寫文章,一篇千字文,無須一個鐘頭,便可完篇。不知怎的,近日思路頓塞,寫了一半,便有盲塞之感。大概是精神不大集中,或是腦力衰退的緣故。
我常常在友人面前,自詡年已九十,但只是四肢無力,腦筋仍算靈活。但從近日寫作的情況看來,這個「腦筋靈活」也可能逐步消失了。
「腦筋靈活」趨向退化,首先是記憶力衰退。寫作要增加文采,是要有成語和典故的運用,否則文字乾巴巴的。有時記起應使用一個成語,但只記得一半,只得查查成語辭典。至於典故,有時只在記得和不記得之間「徘徊」,結果只好放棄。
古人說「下筆如有神」,過去我是有這個感覺,但最近這個感覺消失了。我又不願意寫文章是拼湊而成,總是信奉魯迅先生的寫作宗旨,寫不出不硬寫。
魯迅先生又說,不要把一篇速寫的材料硬拉成小說,也就是說,長話長說,短話短說。文章硬要把它拉長,就變成無病呻吟,吚吚唉唉,令人生厭。
學寫散文,要多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師們的文采斐然、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像魯迅的《秋夜》、朱自清的《背影》、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老舍的《濟南的秋天》、冰心的《寄小讀者》、俞平伯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以至國際名家如高爾基的《海燕》、莫泊桑的《雪夜》、屠洛涅夫的《青春的召喚》等等。中國古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樣,精讀名篇三百篇,散文寫作必會得心應手。
過去文字寫作是我的長項,下筆千言,毫無困難。今日思維的遲鈍,許是年老力衰的生理現象。
但無論如何,我仍堅持寫、寫、寫,直至生命終結為止。英國詩人雪萊說的:「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捱過了這一個寒冷又多霧霾的冬天,我又迎來再一個新春天!
(本文已於《文匯報》2016年4月4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