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主席
在參加一次潮州人社團聚會的時候,談到潮州人和福建人都是愛國愛鄉的族群。在香港則是堅定的支持建制的力量,大家的意見都是一致的。
但當一群潮州人聚會的時候,大都用廣東話溝通,而一群福建人在一起的時候,講的卻是閩南話。為甚麼?這並沒有甚麼不妥,只是有的鄉親想探究個因由。
我的解釋是,潮州人大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已經移民香港,早已融入香港社會。而香港社會的通用語言是粵語。而福建人呢,卻較多是來港定居稍遲,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方才大量移居香港,老一輩的習慣在家裏或友儕之間講家鄉方言。而潮州人因較早移居香港,散布在香港各區,雖然九龍城區有早年移民香港的潮州族群,其他的多數已融入各地區社會。有不少下一代幾乎都不會講潮州話,比如我的一家就是如此。融入香港粵語社會的時間長短,決定他們日常應用的溝通語言。即如美加的華人社區,老一輩都用華語溝通,年輕人卻大多用英語。
當前香港有所謂「本土派」,他們不是形成甚麼族群觀念,而是數典忘祖,提倡脫離祖國的反動派。這些倡導「本土」的頭兒,簡直可以說是漢奸。他們背離祖國,詆毀祖國,有的歌頌英國人的統治,懷念當殖民地的好處,正如台灣的李登輝,常常歌頌日治時期的好日子一樣。
學術問題 非關政治
講甚麼地方語言,與本土無關,也不涉及愛國與否。最近有人提倡中學生的語文課用普通話講授,也有人爭論是否可以推廣簡體字,這是學術問題,不是政治問題,可以討論,也不一定要馬上定案。講粵語和普通話並存,寫漢字繁簡皆可,都不涉及愛國情懷。
不過國情教育,則應該加強。香港青年人不了解祖國,這怎麼行?過去說愛國教育,好像專指左派學校。回歸已經近十九年,難道不應讓青年學生認識祖國?難道不應讓土生土長的青少年認祖歸宗?
香港是個言論十分自由的地方,傳媒更是百花齊放。很可惜,不少媒體對祖國是有偏見的,報憂不報喜,缺乏客觀報道和分析。有的教育工作者,也沒有盡到教導青少年認識祖國、關愛祖國的教育責任。
中國是個大國,人多地廣,在管治上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模式。過去僵化的所謂「社會主義」,特別是「左」的一套,並導致歷次政治運動,以及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證明此路不通。蘇聯解體之後,探索新的體制,至今未見有成功的經驗。總之,中國今後要走的道路,還需要自己探索,實行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習大大掌政以來,正以強勢的領導模式,準備創造一條新的社會主義道路,其魄力可嘉,其試驗有力。我們正期待中國能摸索一條合國情的新路。
道路崎嶇 前途光明
這條新路,應該不是過去「左」的社會主義、搞運動的「社會主義」,也不是脫胎於蘇聯時期的社會主義,而是根據中國地大人多的特點,並如習大大所說的,落實主體責任,清理責任鏈條,提高履責效能,打通關節,疏通堵點,激活全盤,努力使各項改革都能落地生根。
道路是崎嶇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應該看到今天祖國建設的成績,但也不能自滿。我們在前進,世界也在前進。不進則退,這是個千古不易的道理。
建設祖國,需要全體國民的努力,香港的青少年學生,也有一份責任。全世界的國民教育,都有愛國教育這一套,美國尤其如此。有人要以美為師,那麼,先學習美國的重視愛國教育吧。
(《東方日報》2016年3月19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