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人哭了。她為女兒在微訊「朋友圈」發布的一篇〈外婆〉哭了。女兒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美國的跨國顧問公司工作,經常被派駐外地。一天,內人在午膳的時間開啟微訊,看到一篇女兒上載的長文,控制不了情緒。幾天後的周末,女兒自北京回家翌晨,與內人探望外婆。飯後內人鼓勵女兒向眾人讀讀所寫的文章,起初大家邊聽邊插話,讀到中段以後,大家靜默了。一字一句挾着彼此的回憶,將久經深埋的情感迸發出來,大家都忍不住哭了。文章是這樣的:
媽媽提醒我好久沒去看外公外婆,應找個時間去探望。我一直都在外地出差很少在港,但這周末終下定決心,一早起床便跟媽一起出發,上車、下車、走進地鐵站、在月台等車、像沙甸魚般跟其他乘客擠進車廂裏……如是者重複好幾次,車外風光也從黑漆漆隧道和五光十色廣告燈箱轉成戶外建築,建築再變得稀疏,天空愈發遼闊,兩邊樹林和內河以一條吐露港公路連接起來。
到了外婆家,我走到廚房,說:「外婆,我回來了。」外婆看到我,表情總帶着歡愉和驚喜,每一次都要把我細細端詳,然後搖搖頭的說:「怎麼又瘦了呢,一會多吃點。」對我而言,外婆家裏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廚房,因為可以看着外婆在廚房炒菜的背影:外婆個子矮小微胖,散發出刻苦耐勞和慈愛的形象。她炒菜時手臂露出腐皮似的紋路,手背因長期的粗活而青筋凸顯。那雙能幹的手沒有一刻停下來,洗菜、炒勻、調味一個個步驟都井然有序。看到我好奇的眼睛在盯着她的時候,她會偷偷地夾一些剛炒好的菜給我吃,或者對我說:「外婆給你煎個蛋,你先出去等着,不要被油濺到。」我能想像,我媽跟我六個姨姨、舅舅的成長經歷雖然比我刻苦很多,但是他們都在外婆溫暖的愛與關懷下健康的成長。
外婆是我第二個母親。我出生時家裏環境不太好,爸媽都很努力工作掙錢,把我養大的責任就給了外公外婆。媽向我憶述,小時候我是個愛哭鬼,白天睡覺,晚上起床就一直哭;當別人把我抱起來時還好,一放下就嚎啕大哭。外婆事後笑着告訴我:「你看你從小多有力量,我就知道你長大以後會非同凡響。」外婆善良的話語背後,我知道,我就是在她每個晚上犧牲睡眠時間抱着我,從睡房來回客廳,一直到我再次沉沉睡去,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
招祥麒博士
《信報財經新聞》,C04,「校長開壇」,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