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 2012-7-27

 《深圳特區報》的記者前來採訪,七月六日在該報《讀與思周刊》上發表一整版的長篇報道。除了一篇長達二千餘字的訪問記外,還配上短文對被訪者介紹,還有兩篇文字,介紹最近在北京出版的《吳康民論時政》。

 我平時難有機會閱讀《深圳特區報》,雖然與該報歷任領導吳松營、黃揚略、陳錫添諸位有過來往,並曾應邀前往參觀該報。覺得該報經營有術,內容生動活潑,站在特區前沿,特別是發表過鄧小平九二年的南巡講話,聲譽鵲起,成為南方報業的一面旗幟。

 承該報訪問記者寄來一份刊登訪問的報紙,才知道該報的「大塊頭」,比港報還要厲害。每天竟有五十六個版,即是十四大張。雖然也有若干廣告,但沒有港報那麼多。粗略統計一下,大約有十一二版左右,只佔全報五分之一。不像有些港報,廣告佔了三分之一甚至達到一半。

 現在報紙經營都靠廣告,售價抵不上白報紙的成本。香港還有好幾張免費報紙,它們能夠維持,則全靠廣告,過去北京《人民日報》是不刊廣告的,近年已抵不住商業潮流,也刊登大幅廣告。連境外的港、台商業機構的廣告也刊登了。年前不是大賣金門高粱酒的廣告麼。

 報紙經營靠廣告,但如果內容呆板,新聞單調,也就缺乏對讀者的吸引力。如果全靠商業式的經營的話,也終會被淘汰的。

 《深圳特區報》作為市委的機關報,按一般慣例,可能嚴肅有餘,而活潑不足。但要發揮黨報的作用,又非力求爭取讀者不可。這就決定於黨委宣傳部門的開明領導,加上報紙同人的努力和創造性。我看,《深圳特區報》正是具有這麼的雙重優勢。

 有時報紙的一位著名記者的通訊,可以吸引整整一代人。我便是在抗戰時期看《子岡重慶通訊》著迷的。好的社論也引人注目。只要言之有物,不講套話,便能成為一張報紙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