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再念老伴

吳康民主席

冬日團年,我家應有十一人。我們夫妻,有三個兒女,連同他們的配偶和三個孫兒。但到會的只有十人,老伴兩個月前已經仙逝。我是一個重感情、情緒容易外露的人,想到此情此景,不禁涕淚漣漣。坐在旁邊的大女兒連忙加以安慰,但仍禁不了我的觸景傷情。

老伴是個愛子女、愛孫兒、愛家庭的人,我也一樣,這一點也可說是志同道合。今天這個小家庭失去了一個重要支柱,親人們能不感慨萬端,悲傷不已?

老伴很重視在節日的家庭團聚。一年四季,每逢佳節,必須共聚一堂。早年除有兒孫出外工作和讀書之外,這個家庭團聚,是老伴最為快樂的時刻。近年老伴身體不好,每要乘坐輪椅外出,及後更要帶同氧氣包以防萬一。但她從不願缺席,也許她自覺外出時光有限了。

老年失伴,其悲痛很難形容。我不知道我的悲痛和思念會延至何年何月。但這兩個月來,每每看着她的遺照,或朋友們談及她的往事,或兒女們有什麼聚會,想起老伴,我都會悲從中來。我想,我的這個晚年,也許只會在這種悲傷的回憶中度過了。

說我倆的感情特別好,這也未必。多年相處中也每多齟齬的時候。有時各持己見,也吵得面紅耳赤。但她仙遊之後,每多想到她的好處、長處,每多想到她努力操持這個並不富裕的家,養育幾個兒女成長。而且她還是一位職業女性,並非專職擔任持家的家庭婦女,想想也真不容易。大家都有一份責任不輕的職業,但操持家務,養育兒女,更大責任還是在她的身上。

想到她的親朋和學生,也實在待她不薄。她雖然不能說是生榮,但卻是死哀。出殯之日,靈堂上親友學生送來兩百多個花圈和祭帳,城中友好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梁振英行政長官等都親臨拜祭。兒女孫兒,都敬業勤業,絕未損辱家風。老伴泉下有知,也可以安息了。

(本文已於《文匯報》2015年12月28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