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林來港為台灣

中央大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首次來港作短暫訪問,引起許多猜測。香港傳媒把重點放在香港身上,認為杜青林來港,必定是為了解香港民情,判定最近鬧得熱烘烘的來屆行政長官競逐的民意,以供中央定奪。過去數日,筆者也被多家傳媒以此為題,相繼提問。
杜青林來港,名義上是參加“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成立慶典,但慶賀團的陣容鼎盛,除杜部長外,還來了尤蘭田副部長、副秘書長楊崇匯、專門對港澳台的三局正副局長。更值得注意的是,對台的高級官員陳雲林、孫亞夫都來了,陣容如此廣大,當然不是參與一個典禮那麼簡單。

是對台而不是對港

由此可見,此次中央大員來港,主要是對台而不是對港。顯而易見,台灣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趁着台灣形勢的轉機,加強通過香港這個橋樑,做台灣的工作,應該是他們此行的目的。
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胡錦濤第一時間道賀,馬也馬上答謝。這是一個新動作。海峽兩岸,國共兩黨領袖對話,一向是促進兩岸關係的平台。過去國民黨是在野黨,主席連戰多次赴京;國民黨執政,主席吳伯雄也數次登陸。現在國民黨黨政合一,由馬英九大權獨攬,人們期待的胡馬會成為可能。但促進這個兩岸領導人的會見和商談,仍然有待。如何促進,香港是一個重要平台。

香港是對台工作的平台

過去幾個月,特區政府高官曾德成、林瑞麟相繼訪台,香港的一些重要社團和政界人物,也陸續以各種名義訪台。台灣官員也相繼來港,並獲得行政長官曾蔭權會見。曾特首並曾許諾希望在任內訪台。這種種跡象,顯示台港關係有進一步強化的可能。
  早在國民黨政權退踞台灣,香港就是國民黨面向大陸的重要基地,也是一部分國民黨人士聚居的地方。同樣,新中國成立,北京方面的對台工作,不少也是通過香港進行。最著名的便是上世紀60年代,北京用專機送名人章士釗來港,目的是做台灣的統戰工作。往後,通過香港做台灣的統戰工作,從未間斷。新任統戰部的部長杜清林,當然要來港檢視對台工作了。

“和統會”是推手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香港總會成立,當然不是普通的社團,它的成員和顧問團,既有香港各界知名人士,也有不少與台灣有密切關係的成員。有的可能不便公開列名,但也會支持該會工作。以一個聲勢龎大的隊伍來促進和平統一,相信是為台港人士所喜聞樂見的吧。
馬英九自稱﹕“自我從政以來,依法行政的作風常被外界質疑没有魄力”,(見〈沉默的魄力〉一書,台灣天下文化出版)真是夫子自道。不管有没有魄力,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總需要促進的。馬英九說他不是恣意妄為,不是搖旗吶喊,不是“道”,這是對的。但促進兩岸關係循序漸進的發展,導玫“終極統一”,這是大勢所趨。馬英九也許不是位“終極結果”的主事人,但也應該是“終極統一”的推手。而香港的“和統會”,也可以是一個推手。推手的主力在兩岸的“話事人”,而香港作為一個中介地區,也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這也是中央重視香港的作用和重視“和統會”的原因。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