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爆棚”的龍應台,最近闖進北京大學的講壇,宣揚台灣的民主價值,宣揚用文明來統一中國。過去台灣的國民黨人,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這個標語,還飄揚在金門附近的小島上,從廈門到金門的渡輪,都可以清晣看見,今天龍應台換一個口號,用民主來統一中國。
現在龍應台表面上主張“文明堀起”才算是中國的真正堀起,近年中國的經濟堀起可以通通不算。她用文明堀起來掩飾宣揚台式的民主道路。
四年前,她指斥“胡錦濤”三個字,代表着“一種逆流”。她無視中國“超高的經濟指數,讓世界驚詫,讓國人自豪”(給胡錦濤的公開信中的評語),而光是指責中國的“專制集權”、貧富不均“。
龍應台對中國大陸的成見,在她所寫的文字和出版的書籍中到處可見。
我們承認,中國政治上的民主改革滯後。筆者多次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批評,並曾因此惹怒了某個高層領導人。但是民主滯後,是不是就能全盤否定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重要成就呢?
<大江大海>為蔣介石塗脂抺粉
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雖然没能在大陸刊行,但她的其他幾本書都在大陸出版並銷。在<大江大海1949>一書中,她把1946─1949年的一場國共內戰,不分皂白地要“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致敬”。郤無視二戰以後蔣介石國民黨政權的忙於貪婪地“劫收”和更大程度的腐敗。蔣介石政權戰後完全喪失民心,應該說更大程度地是自己打倒自己。共產黨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樣一個黑白分明的歷史事實,龍應台既有意識地偷天換日,更用人性的“生離死別”、“沉默的痛苦”的詞兒來掩蓋。並問道﹕“戰爭,有勝利者嗎”?
混淆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把人民反抗暴政的解放戰爭歸納成一個時代的悲劇,這就是龍應台的邏輯。實際上,龍應台還在書中隱隱地為蔣介石國民黨打敗戰伸冤,用悲情來掩飾國民黨失敗的因由。她在書末要“向他們致敬”。是向誰致敬?是向魚肉人民的蔣介石貪腐集團致敬,還是對為國民黨政權賣命的死亡者致敬?
台式民主並非神丹妙藥
龍應台推銷的台式民主,表面上是為選舉唱贊歌,“總統”普選、“立法院”普選,“五都”普選。總之,有花花綠綠的選舉,有所謂政黨交替,這便是美妙無比的民主了。
但台式民主掩蓋不了仍殘存的黑金政治,仍頑固影響選舉的地方封建勢力。而政黨交替郤又選出了台灣歷史上最大的貪污犯陳水扁。台灣民主徒具形式,深層次的矛盾仍未解決。馬英九上了台又怎麼樣,他又讓台灣好起來了嗎?
當然,民主選舉是應該肯定的,台式民主也不是一無是處。但是把它當成神丹妙藥,而且無視中國大陸的國情,硬性推銷,簡單照搬,對大陸民主化並無好處。
“寧贈朋友,不給家奴”
當前大陸對台工作,千方百計遷就台灣需要。在經濟上照顧周到,各省市頭兒先後訪台,簽訂了一大批一大批有利於台灣經濟的貿易合約。在美國對華虎視眈眈的時候,拉住台灣更是當前的政治需要,於是有所謂撤掉導彈之說。在意識形態上,對龍應台這一類柔性反共的文人,也就拉他們一把。此所以龍應台能進入北大發表“文明的力量,從郷愁到美麗島”的演講,其他不少柔性反共的文人,也都能到大陸出書和坐而論道。
但我們不明白的是,主管意識形態的人,對外來的柔性反共文人,頗為寛鬆,而對內地稍有異見的人士,郤是十足封殺,甚且動之以刑。為此,未免令人有清朝末年主張的“寧贈朋友,不給家奴”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