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這一場下任行政長官的競逐,並不只是唐英年和梁振英之爭,而是中央人民政府與香港利益集團的對奕。是香港某些壟斷財團爭取對香港“話事人”的決定權。
大家還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有關香港問題的談判嗎?那時候,英國人正是用“主權換治權”來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當年在香港的部分行政立法議員,香港的壟斷財團包括某些利益集團也都擁護“主權換治權”。這些人有的還在台上,也是這一次看到他們的代理人大勢已去,極力主張投白票和流選的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英談判,中國堅持原則,堅持主權不容談判。結果英國人只好退縮,以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摔了一跤收場。
現在也是一樣,中央堅持原則,香港不是獨立的政治實體,“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香港的行政長官必須由中央實質性的任命,也就是說,中央有“話事權”。
幕後勢力不擇手段
看這一個多月來,特別是選舉前的一周,真正是“高天滾滾寒流急”,“蚍蜉撼樹談何易”。有的人氣急敗壞,有的人赤膊上陣。但是,要挑戰中央,談何容易,結果是野心家們,都敗下陣來。
本來應該是一場平和的君子之爭,在友好的氣氛下完場。可惜是幕後勢力的不擇手段,加上泛民主派的挑撥,也許還滲入英美某些國際力量的影響,結果變成一場泥漿之戰。一方揭發對手不少疑幻似真的黑材料,選舉之中完全撇開比政綱、比理念,而是對罵連場。泛民代表因而得以挑撥離間。而有的人還認敵為友,聯同泛民分子,攻擊同為建制派的對手,使泛民主派大得宣傳之益,為下一次立法會選舉選勢。選舉中出現這種敵我不分,“寧贈敵手,不給家人”的做法,令有心人無不為之連連慨嘆﹗
中央對此次選舉,早已有暗示明說,但有的人卻是裝聾作啞,置若罔聞。早如國家副主席在會見港澳政協委員時所說的,要“講團結、顧大局”,“和諧穏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話說得明明白白,就是要作君子之爭,爭政綱,拼理念,而不是作為敵我矛盾似的鬥個你死我活,甚且聯同敵方,打擊兄弟。至於誰是始作俑者,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現代史上有一個例子﹕上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內最高層蔣介石與汪精衛有矛盾。但蔣介石願意抗日,內部矛盾便應在一致對敵的前提下放下,大家團結起來。而汪精衛不為此圖,竟投靠日冦以求對抗老蔣,結果淪為千古洗不脫的漢奸罪名。這個例子,可為敵我不分者鑒。
身居中央要職,不顧原則
有的人身居中央民意機構要職,居然公開說寧要投票給何俊仁而不投梁振英,說出這種昏了頭的話,可要為中央民意機關負責的啊﹗
溫家寶總理在“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要選出“多數港人擁護的特首”,而且表示“一定能”。為什麼還有個別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號召選委投白票以導致流選呢?這種和中央對着幹的行當,愛國愛港人士當然看在眼裏。
在這場選舉中,有的人離開愛國愛港的立場,與反對派擁抱在一起。而且有的人在自己的競選智囊和公關工作中,重用反共反中央人員,他們所出的餿主意,也可能是導致敗選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人希望捲土重來,對於這一點恐怕應該好好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