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口岸建設 關注旅客安全

歲晚聖誕,本是家人團聚探望親戚的好日子。不料卻在一周之內,深圳口岸連續出現兩宗致命車禍,造成八死十三傷。好端端的親人,突然隂陽永隔,傷痛何如;佳節當前,情何以堪﹗

第一宗車禍,發生在去年十二月二十日。深圳灣公路大橋鄰近口岸區,一輛接載旅客出境的旅游巴士,突然失控撞上花槽。由於已靠近出境檢查站,於是乘客便紛紛下車往行李廂取回行李,以便自行步行過境。不料一架高速駛到又是失控的的士撞向人群,造成三死八傷的慘劇。

第二宗車禍,隔了七天在羅湖口岸發生。一架往返汕頭深圳之間的旅游巴士,突然撞向另一架已停車落客的人群,造成五死五傷。

兩宗車禍,都涉及口岸地區。交通安排混亂,停車車位不足,是車禍的一個原因。或者還涉及大型巴士司機的質素等問題。

另一個並没有發生車禍的皇崗口岸,是來往旅客車輛更多,交通及口岸設施更為混亂的地點。

皇崗口岸因為地處各個口岸中心,又二十四小時通關,因而人流車流可與羅湖口岸媲美。但多年來,基本建設都没有跟上,步行過關的得走高高的樓梯走廊,老幼及行李多的無不連聲叫苦。而車流的道路交錯擁擠,更為駕車人士所詬病。口岸的骯髒混亂,又為各口岸之冠。由廣州來車出境的新站,近日更改行車線,害得我上月由廣州回港,走錯了路,得繞一個大圈。而且新的出境區,缺乏標誌引導空車和載人車分流,等到車子進入檢查區,方有標誌。但區內並無廻旋餘地,車子進退不得,迫得要與海關人員說情,說車子上只有我們夫婦兩人,年紀老邁。結果海關允予檢查通過,但邊檢卻不賣賬,在此口岸,足足折騰了一個小時。

深圳不應再是“深震”

深圳邊防口岸,在改革開之前,被認為是“深震”之地。港客進出此處,都有戰戰兢兢的心情。原因是內地執行“階級鬥爭為綱”的方針,更對邊防人員灌輸“港澳情況複雜”,“港澳是帝修反的橋頭堡”的觀念。總之港客人人都有“特務嫌疑”,需要嚴加防範,因而查問檢查特嚴。現在事過境遷,這種情緒是没有了,但其設備的落後,與深圳特區經濟建設一日千里毫不相稱。既然人流車流年年倍增,為何不擴大停車場及安排更多車道,建設自動扶梯以方便婦孺老弱進出?

有說是邊境口岸,並不是深圳市所能管得了的,海關和邊防都是直接受中央海關和公安部領導。但不是聽說有一個溝通三者的聯席會議嗎?否則,由中央授權,深圳市牽頭,也不是可以協商解決嗎?何以要讓這個港澳同胞和國際人士的出入境必經之地,這個年人流吞吐量達數千萬人次的口岸,如此惹人詬病?

這兩場驚人車禍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在羅湖的這一車禍,肇事現場並非旅客下車處,但因為站內的大型巴士停車位短缺,部分旅游巴士都為節省時間,往往在停車場外隨意落客,方會惹成大禍。在深圳灣闖禍的旅遊巴士,則因小事故而任由旅客下車取行李步行,也因的士的超速而造成死傷。這就牽涉到停車落車或臨時落客的安全問題,也有司機的質素和責任問題。一方面口岸的設施需要改善,另一面旅遊當局對旅遊巴士司機的監管和教育也應該加強。

應宣傳上下車的“安全須知”

除了口岸建設方面有所缺失應予改善外,現在旅遊事業十分蓬勃,旅遊已成為一般老百姓的必需品,衣食住行的“行”,已變成“旅行”。因此,旅遊發展局、旅游業協會等機構,都應該對旅游安全進行研究和宣傳,應訂定對旅客出遊之前的“安全須知”,並要印發一些“注意事項”,由導遊在出發之前和旅途之中加強對旅客的安全教育。

在此之前,曾有旅行團導遊與旅客言語衝突惹成重大新聞,更有強迫遊客購物產生糾紛。這種種由於旅遊業的發展出現的問題都先後引起公眾的關注。現在這兩宗驚人旅遊車禍更成為歲晚的港人注意焦點,但未聞旅遊發展局為此做過什麼事。

現在香港的旅遊業主要靠大陸遊客。去年訪港遊客達三千六百餘萬新高,其中內地遊客有二千二百六十八萬人次之眾。而其中個人遊的也達一千四百二十四萬。其中肯定不少是經由邊境口岸來港旅遊的。加上深圳戶籍居民獲得一年內多次來港“個人遊”的新安排,相信經深圳口岸來港遊客更為眾多。內地固然要加強口岸管理和建設,旅發局則要進行配合,在安全宣傳和導遊訓練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據說旅遊事務署與內地旅遊當局經常保持緊密聯系,並定期舉行會議,就共同關注事宜進行交流。這兩宗車禍應當是當前應交流的“共同關注”的課題,希望旅發局和旅遊事務署注意及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