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毛澤東、鄧小平的評價

鄧小平生前說過,“我自己能够對半開就不錯了”,又說,“不犯錯誤的人没有”。(見《鄧小平文選》312頁<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問>)。他的意思是說,將來蓋棺論定,對他的一生功過是各半的評價就不錯了,這是他的謙虛。不論如何評價,鄧小平都是功大於過。他說毛澤東的錯誤,他也有份。是的,那時候他處於中央領導核心之中,毛澤東的嚴重錯誤,他能不承擔一定責任嗎?

鄧小平的話,是在他為毛澤東辯護時說的。他說毛“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過”。他就是說毛是功大於過,大概也就是七三開吧。

但另一位中共元老陳雲說過﹕“毛澤東一生,開國有功,建設有過,文革有罪”。既然有功有過還加上有罪,那就應該是倒七三開啦。

對毛再評價仍是禁區

目前對毛澤東的評價,仍然是個禁區。除了正式公布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627),認為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這一評價之外,30年來,無人敢於提出對毛的再評價。

其實,鄧小平1993115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曾指出,上述的黨的決議,“是受到當時黨內、社會上形勢的局限的,部分歷史是不實的,不少同志是違心地接受的”。又說“毛澤東的功過是擺着的,搬不掉,改不了”,“對毛澤東一生的評價,可以在我們這一代走後,作全面評價”。

但是,去年慶祝60周年國慶時,遊行隊伍又大幅地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看來,鄧小平期望﹕“讓下一代作出全面的評價嘛”,恐怕仍然遙遙無期。

中國有神化領袖的傳統

為什麼在新中國,對一位最高領導人的歷史評價,是如此之難呢。這要由中國的歷史和國情去找尋根源。

中國是一個封建傳統極長的國家,接受民主洗禮的歷史甚短。封建帝王長期被神化,封建帝王一言九鼎,封建帝王對任何大小事情都有最後決定權。這種傳統,延續到新中國。最高領導人被神化,毛澤東和鄧小平都不能例外。有人譏諷地說﹕毛澤東就是中國最後的一個皇帝。看文革中那些瘋狂的口號,甚麼“最高指示”,什麼“一句頂一萬句”,甚麼“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那和皇帝頒下的聖旨有何區別?

神化領袖的結果,就是一言堂,個人領導。鄧小平說,這種現象,“同我國歷史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影響有關,也同共產國際時期實行的各國黨的工作中領導者個人高度集權的傳統有關”,這話可說講到了點子上。

就是毛澤東也曾批評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並說“這樣的事件在英、法、美這樣的西方國家不可能發生”。說這話和引述這話的毛澤東和鄧小平,當然知道西方國家有一定的民主制約制度,但是他們没有將之引進到中國來。

“對於錯誤也要講清楚”

對於影響一個時代的最高領袖的客觀評價,其作用絶不是關係到個人的褒貶,而是可吸收歷史的經驗教訓,並對個人影響一個時代的現象作出深刻的分析。

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近四十年,在新中國主政27年,其影響無人可及。至今其幽靈仍在中國大地上空徘徊。究竟是應該“高舉” 毛澤東思想旗幟,讓它仍高高在上;還是批判地吸收毛澤東理論的有益部分,讓毛澤東從神壇上走下,還原為一位政治人物,功過讓人評說?

同樣,鄧小平在撥開神化毛澤東的迷霧,倡導改革開放,造成今天中國堀起的奇蹟中,有莫大的貢獻。但他是人不是神,人孰無過?他自己認為打個對半開就不錯了,但歷史將會肯定他,比他自己的評定為高,他是功遠大於過的。但他有没有過失呢?中國人喜歡為親者諱,為賢者諱,但是一時的掩飾不如早日真相大白。鄧小平說﹕“毛主席的許多好的思想,我們要繼承下來,他的錯誤也要講清楚”。對鄧小平,也應該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