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美關係60年

197911,中國和美國相互承認並建立正式外交關係。30年來,中美關係有起有伏,但總的來說,兩國的關係相互依靠多於彼此敵對。國際關係錯綜複雜,兩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無論疆域、人口和經濟實力,都名列前茅。在太平洋遼闊的海洋中,遙遙相對。無論政治上、經濟上,要做到全球平衡、地區穩定、經濟互補等等,都需要兩國的合作。

在紀念中美建交30周年前夕,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與美方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進行了第6次中美戰略對話。戴秉國用了五個“更加”的形容詞來形容中美關係,這就是說兩國關係的戰略定位應該更加清晰,全球意義更加突出,對話渠道更加通,互利合作更加廣泛,友好的社會基礎更加堅實。並說兩國利益紐帶日趨牢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局面”。

美國想“撈一把”嗎?

  回想新中國建國之初,即60年前,解放軍渡江南下,國民黨政府遷都廣州。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郤留在南京不動,看來當年美國是有所待也。

毛澤東在1949818寫的<別了,司徒雷登>,文中說﹕“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的美國殖民政府如鳥獸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爺,郤坐着不動,瞪起眼晴看着,希望開設新店撈一把”。

司徒雷登如何開設新店呢,應該說就是和新中國建立某種關係。美國看到蔣介石國民黨大勢已去,的確想在共產黨取得政權後“撈一把”。

如果當年美國對新中國採取和緩政策,毛澤東又不向蘇聯“一邊倒”,現代中國歷史可能改寫,中美關係也需要重寫。

當年資本主義國家坐第二把交椅的英國,憧憬中國的廣大市場,於1950年率先承認新中國。但因一些建交條件談不攏,所以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只能夠維持代辦級的外交關係,起的作用不大。

美國當年由鷹派的杜魯門擔任總統,在二戰以後到解放前夕,一直都是露骨地支持國民黨,與二戰中的羅斯福擔任總統的政策頗有不同。他更錯誤地估計形勢,以為美國出錢出槍,就可以穩定蔣介石政權,結果是這個如意算盤完全打不響了。

毛澤東被美國激怒了

蔣介石失敗潰逃,美國當年仍有迴旋餘地。如果不是採取死硬的反共政策,中美關係也不致閙得那麼槽。

當然,毛澤東也在美國支持國民黨打內戰的4年中被激怒了,他堅持“一邊倒”向蘇聯。雖然當年他對斯大林的若干對華政策也頗有不滿。但兩害取其輕,他採取了親蘇反美的政策。

接下去更不可收拾,美國的圍堵新中國的政策堅定不移,終於爆發了朝鮮戰爭。

抗美援朝,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舉之時,在中共高層也有爭議。打這樣一場仗,需要勇氣和犧牲。但在反美教育底下,全國人民同仇敵愾,中國人民志願軍抗擊美軍於國門之外,更使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没有羸得戰爭。從此,仇人相見份外眼紅。在中國反美仇美的國策下,中美關係渡過了相互敵視的20多年。

毛澤東使中美化敵為友

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中蘇關係從冷淡轉向交惡。1971又發生毛澤東指定接班人林彪叛逃事件。中國必須擺脫國內“文革”和“禁運”造成經濟上的困難和外交上被孤立的困境。而美國在美蘇爭霸中也需要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以對付蘇聯。於是有了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的戲劇性事件。正如周恩來總理宴請尼克松訪華的宴會上致詞所說﹕“目前,促使兩國關係正常化,爭取和緩緊張局勢,已成為中美兩國人民強烈的願望”。尼克松在來華之前也說﹕“我們必須做的事情是尋求某種辦法使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為戰爭中的敵人”。

化敵為友是不容易的。“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中國人民在20多年中所接受的反美宣傳還少嗎?但也只有毛澤東,當年他所處的神化的地位,才能夠改變人們這種仇美的看法。

延安時期對美印象並不壞

  從尼克松訪華,兩國互設代辦處,到兩國正式建交,還花了6年多的時間。兩國正式建交時,毛澤東已經去世,倡導改革開放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開過。至此,終於迎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一天。

  回顧這段歷史,如果新中國成立不久,一如英國承認新中國之時,中美建立正式關係,朝鮮戰爭應該不會發生。中國的政治體制和經濟模式不會走斯大林那一套僵化的道路。中國也將不受數十年禁運之苦。中國極左的一套也許不至發展得那麼嚴重。這裡頭,有美國的因素,也有中國的因素。中共在延安時間對美國的印象並不壞,來華參戰的史廸威將軍也對中共有相當好感,以至引起蔣介石的不滿。毛澤東在延安也發表了不少對美國民主仰慕等等的好話。新中國如果成立以後能利用美蘇之間的互相制衡,來為自己獲取更多的政治、經濟上的好處,應該對解放後的建設十分有利。這並不會改變新中國的社會制度和共產黨的領導。只是一條溫和路線會使中國人民減輕不必要的災難,可惜由於雙方各走極端,使中美國關係走了一條大彎路。

鄧小平認為“越早越好”

19781127,即中美建交公報發表前兩個星期,鄧小平對美國專欄作家羅伯特.諾瓦克說,如果站得高一點看,應該認為兩國關係早點實現正常化好,“越早越好”。

這個“越早越好”,如果真的早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中美有了近60年的廣泛合作,對於兩國都該是十分有利的。今天世界格局已有重大改變,在反恐、防核擴散,全球和地區穏定等方面,美國極需要中國的合作。中國經濟的轉型也將為美國帶來重要的機遇。中美建交的時機雖然短了一半,但經過30年的互補協作,雙方都蒙受其利。國際關係需要互諒互讓,中美關係更加應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