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感染力

吳康民主席

翻開舊報,有一篇談及詩歌的存活率的。文章的結論是,現代詩歌的「存活率」很低,說︰「試看現在的詩壇,能有幾個被人記住的詩人?」的確如此,古代詩歌,特別是唐宋詩詞,流傳久遠,現代詩人和詩歌,很少為人傳誦。李白杜甫,千古流芳,要找一兩位現代的「李杜」,的確很難。

究其原因,是古代詩詞,講究押韻,唸起來朗朗上口,所謂婦孺都能背誦。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一首五言詩,淺顯易懂,把寫景和鄉愁結合在一起,令人一讀難忘。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封建朝代,唐代最盛,故有盛唐之稱。因應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出現了詩歌創作的高潮。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詞大師,皆出諸那個時代。特別是一些歌頌壯麗山河的詩歌,也以唐宋朝為佳。佳山勝水通過詩歌把自然美在藝術上再現,使人們在吟誦之餘,獲得美的享受。

詩歌可以無處不在。文人雅士,可以精雕細琢,頌出佳山勝水對的讚歌;工農大眾,也可以在勞動之中呼叫出粗壯的嚎喊。聲音是動物在生活中的表達,詩歌是人類把語言和音律結合而成的藝術表現。山水詩,可以是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抒情詩,也可以是激發人們愛國主義思想情感的名篇。

歷史上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如杜甫、白居易的流傳千古的名篇,卻能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激發人們愛國主義的思想情感。杜甫的「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送韓十四江東省覲》」。白居易的「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琵琶行》」。

這些都是憂國憂民之作,並寄託作者自己的感情。詩作能千古流傳,自有它的感染力,在苦難的祖國裡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本文已於《文匯報》2017年2月13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