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社會留些空隙

5A 曾浩天

我一手緊托住她的左手,一手輕扶住她的腰。而她顫巍巍地移動著枯瘦的雙腿,抓實我的手生怕跌倒,一步一步緩慢地走到她的座位上,僵硬地坐下,用那渾濁不清的眼睛望著色彩鮮豔的電視機,面無表情。她的手卻依然緊握著我,不肯我離去。

香港,這個適者生存,快者為王的國際都會裡,也有一群被時代淹沒,鮮少被關注的人們在生活著。在今年4月,各媒體爭相爆出一則新聞,「一養老院漠視人權,竟要求院友赤裸全身面面相觑排隊洗澡。」社會一時嘩然,最終該養老院被責令停止續牌。輿論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激起之波瀾待散開之後,水面又恢復了平靜,還有多少人關注著這些老人呢?

這個暑假我去做義工,探望過老人院,當時院內十分熱鬧,老人與志願者和樂融融。幾個星期後,我獨自前去老人院探訪,老人們正無精打采地坐在一起看電視。一個之前與我熟絡的老人見到我,瞇著的眼睛一下張開,面帶笑容示意我過去。那天他向我談了很多。他說自己本來一人獨居,因子女擔心,而他又不想讓子女抽時間照顧,自己來到老人院。還說自己算是情況好的,有些老人有生理問題,子女嫌棄他們,才推給老人院照看。他也抱怨院內生活十分沉悶,每次有志願者來探望他們便十分開心了。他說以前在鄉下獨居,鄰里之間熟絡,有事互相幫忙,經常串門一起吃飯。來到城市,發現人心冷漠,各家自掃門前雪,鄰居見面不過打個招呼罷了。

對於這次經歷,讓我不禁反思。就以我個人來說,我一直在追求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對自己未來的規劃,能關注其他的人也僅限於親朋好友,似乎沒那麼多精力顧及更多的事情。於是在這個人主義至上的思想下,人心變得冷漠,人情與利益掛鉤,就會有這些空巢老人被我們所遺忘,孤獨地呆在養老院度過風燭殘年。或許有人會反問不是有很多志願者會探望他們嗎?但聽過老人在鄉下的故事,我想到孔子曾提出的「大同社會」,把「故人不獨親其親」這句話擺在今天,也可以認為是人們不應該只是關心自家的老者,也要關注社會上的老者。我覺得這是一個公民對社會應有的擔當。我們享受著老人們用歲月為這個社會做出的貢獻,卻不感激他們,當他們不再有能力時,就無視他們,塞進老人院。

難道我們的社會就不能留些空隙讓老人們融入正常的生活嗎?走得慢的就跟社會脫節,能力低的就被社會淘汰,人情要被效率所埋汰嗎?我想並非如此,舉個例子,在德國政府鼓勵人們照顧獨居的老人,比如共同用餐,而老人則可以幫助對方看家照顧小孩。這種鄰里間的守望相助便是一種美德,從小處出發。對於我們青少年,更是能多多陪伴空巢老人去公園散步,聊天等等。這是我們成長的責任,要對社會擔當。

希望人們能給社會留些空隙,讓空巢老人融入社會,而不是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