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牙膏

吳康民主席

每當走進超級市場時,除了買一些必須的食品外,見到某名牌牙膏二百克三支合一套裝只標價三十元時,不免順手取上一套。不是家裡牙膏用缺,而是覺得十分便宜,因而家中總是「庫存」十來支大型牙膏。

一支大號牙膏只花十元,與半個世紀多以前的售價,漲價不過十倍左右。比起樓價、食品價,動輒漲價幾十倍、近百倍來說,這是漲價最少的一件日用品。

衣服的漲價也不大。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我大學畢業後到香港擔任教職。當老師的總得有個莊嚴的樣子,於是要購置恤衫和西裝。恤衫「公價」每件十二元,西裝則去中環利源東街買現成的,並非全毛西裝,只是人造纖維的行貨,每套八十大元。今天買一件恤衫,百多元便很不錯,八九百元的現成西裝,也可以應付場面。如此說來,漲價也不過十倍左右。

公共交通車費也只漲價十來倍,不過,許多上班一族,因為不少住在新界新市鎮,要乘巴士再轉地鐵,花在交通費用上便可能是個大數目。

我認為只有住屋和食品漲價得特別厲害。

六十年代我住在跑馬地一舊式唐樓,實用面積有六七百呎左右,三房一廳。業主見我交租準時,又有正當職業,常鼓勵我把它買下,要價只是兩萬七。該樓現已拆卸改建,以此面積與地點,今天購買,非八九百萬不可。

吃的呢,當年到那些××記的小吃店,吃一碗雲吞或雲吞麵,只需四毛錢,今天則非四五十元不可。至於飲茶吃便飯,現在平均每人都要消費近百元左右。

雖然水漲船高,薪金也增長不少。當時我們開始當私立學校教師時,月薪起點只有一百二十元,養妻活兒,顯然不足。但半個世紀以來,卻是貧富懸殊,富者愈富,壟斷行業的富豪積累的財富愈來愈多,名列世界富豪榜的也愈來愈多。而大批「手作仔」卻辛辛苦苦,捱不到「上樓」的一天。社會不公,也是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的一個因素。

(本文已於《文匯報》2015年10月7日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