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博士豈尋常

 招祥麒校長

香港的資歷架構七個級別中,第七級是博士。一般而言,取得了碩士或同等學歷的資格才可報讀博士課程。我的兒子在美國取得學士資歷後,在彼方工作了三年,其後考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課程,六年後的今天,畢業了。我與內人、女兒赴美參加其畢業典禮,在畢業典禮的場刊上,卻發現他在同一時間,獲頒生物工程博士和碩士。這在香港是不可能出現的。從前在香港大學中文系有一位學長,他在陳耀南教授指導下寫作碩士論文,過程中,陳教授覺得這位學長表現很好,向校方推薦轉讀博士,最後經學術委員會審議才通過。這種「跳級」的方式,相信在港大再無出現了。

兒子在美期間,內人幾乎每天都與他通電話,對於他的學業以至起居的細節,可謂了然在心。畢業場刊上的疑問,我自然大惑不解。兒子解釋說,他考進加州大學時,經過面試,獲得指導教授接受,直接攻讀博士課程,當然中間經過一連串的中期考核,證明有足夠的研究能力,期間也要修讀課程,取得學分,當到了一定的學分時,便可獲頒碩士學位。他知道某些同學,起初是以學士資歷攻讀博士課程,但後來研究成績不如理想,畢業時就只拿到碩士。至於他自己,專注研究,發表論文,先後在美國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六篇論文,只斷斷續續的修讀學分,六年過後,博士論文寫成了,學分也修夠了,所以,有同一時間獲得兩個學位。

兒子研究的,是納米技術的應用。他的論文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納米技術改良醫治癌症的方法。化療是對付癌腫瘤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固然能夠有效地殺死癌細胞,但身體其他正常生長的細胞也遭殃。兒子利用納米及相關技術,開發一種「聰明藥」,能夠分辨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並將癌細胞消滅。納米其實是一個長度單位,一納米就是一億分之一米。利用納米技術,可以製造出直徑約一百納米的球狀導體。此導體表面鋪上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蛋白質,內藏「標靶藥物」,可以在循環系統中游弋,並自然地進入癌腫瘤內。癌腫瘤內的環境一般屬於酸性,在這環境下,納米導體的物質才自動分解,釋出藥物將癌細胞殺死。

至於論文的第二部分,是應用納米技術提高檢測的成效。傳統而有效的檢測,最好的方法當然在實驗室進行,例如檢測食物中的有害物質,以至於醫學上如愛滋病、吸食毒品等。實驗室的測試時間長,費用亦高。一些快速測試較便宜,但準確度有限,因為待檢測樣本內的有害物質或細菌如果不多的話,一般的試紙是難於測試出來的。兒子利用納米技術,能將待檢測的樣本內的物質濃縮一百倍,換言之,同一試紙,測試的結果成效便大大提高了。這種技術的發明,已在美國申請專利,未來如能落實生產,將對醫療機構、執法部門,以至一般關注健康的巿民,都帶來便利。

一年前,兒子被推薦參與蘇州舉行的「領軍人物」比賽,到了決賽最後一輪,落選了。據說是所有獲選者都是「博士級」以上的人,對於還未取得博士的小子,能進入決賽,已經難得了。作為父親,當然希望兒子的科研成果,能切實地為人類作出貢獻。他取得博士後的發展如何?也許看他的機遇了!

(本文已於《星島日報》2014年9月1日刊載)